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手机依赖症”影响身心健康

2014-02-12 09:27:18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1530

你们和手机过年算了···

 

   正月里走亲访友,亲朋相聚其乐融融,共话家常。然而,一些年轻人只顾低头玩手机,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家常的欢乐氛围渐渐变味了,难怪有些长辈忍不住“吐槽”,认为现在不少年轻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忙玩手机,年夜饭吃得索然无味


   市民陈大爷说,今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子女、孙儿们一进门就坐下玩手机,特别是几个孙儿,吃饭时还让大家先别动筷子,要先给一桌的饭菜拍张照上传到微信,吃饭过程中也一直用手机发信息回信息,席间几乎不与人说话,搞得吃年夜饭很没气氛。这几天陆续有人来拜年,客人来到他家中也爱询问他家里的WIFI密码,聊天时他们总顾着用手机上网,聊起天来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注意力基本都在手机上。陈大爷很怀念以前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谈天的温馨,忍不住抱怨现在的年轻人太依赖手机等电子产品,同时又担心由于长期盯着手机屏幕,子女们颈肩痛的毛病越发严重,孙儿们的眼镜片也会越来越厚。


   不少年轻人患上“手机依赖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走路、等车、坐车、吃饭等场合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双眼紧盯屏幕,低头刷微博、玩游戏、发微信。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仙岳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杨威医生表示,手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们带来便捷沟通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不小心就会被手机奴役,患上“手机依赖症”,这类人群以年轻人居多。杨医生说,他曾接诊过一位黄姓患者,小黄因为工作关系,手机使用频率很高,手机铃声总响个不停,如果业务减少,电话明显安静,他会无法适应,整天坐立不安,不停地看手机,担心手机没电了、自动关机了,或是漏接电话了。手机没带在身边时,小黄心烦意乱,无法认真工作,还经常把别人的手机响当成自己的手机在响。当手机收不到讯号时,他也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脾气变得暴躁。这就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


   被手机奴役,影响心理和社交


   “如果一味依赖手机,让其成为精神寄托,被其奴役的话,会给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因此而疏远。”杨医生说。
   他认为,要克服“手机依赖症”,首先要纠正错误的思想观点,明确手机的作用,要把生活的重心从手机转移到正常生活模式中,不要让手机过多替代日常活动,比如,不要让手机游戏代替了正常的娱乐,不要用手机沟通代替面对面的交流。其次,要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适当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多和亲朋好友交流,在交流中培养自信,因为很多时候手机依赖的患者是因为自信不足,有的通过频繁使用手机来向别人炫耀自己很忙,自己人际交往广泛,有的则是因为不知道面对面如何与人进行交流,担心自己说错话惹别人生气。他建议,要学会勇敢地面对外界的一切,而不是埋头于手机这个虚拟的世界,同时,要加强对自我的约束,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则建议到医院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7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