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微创手术 不出血精准切除肠癌
许教授、涂主任带领174医院普外科医务人员查房。
许教授亲自操刀,为肠癌患者手术。
29岁,正是身强体壮的年纪,阿华(化名)却被诊断出患有晚期右半结肠癌。早在半年前,他断断续续地便中带血,但他自恃年轻身体棒,没当回事。家人将他送到医院时,他已经出现大出血,血色素降到6g,远低于正常成年男性12g-16g的标准值,严重贫血。得知自己患上了肠癌,阿华感到难以置信。上个月,在解放军第174医院普外科,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外科专家许剑民教授亲自操刀,为阿华进行了右半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
阿华的结肠肿瘤比较大,许教授仔细分析肠系膜血管走形,精确地划定了切除范围,严格按照血管走形实施手术,没有多伤一条血管。目前,阿华正在恢复当中。医生预估,由于手术做得很到位,阿华的5年生存率将明显提高。
目前,厦门卫生系统正在推行“双主任制”,许剑民教授就是174医院从上海柔性引进的知名专家,他将担任该院普外科主任,与科室原主任涂永久共同携手推动科室发展,快速提升医疗水平。阿华的手术是许教授到174医院后操刀的第一台手术。未来,他还将通过授课、教学查房、临床手术等多种方式,全面参与174医院普外科的各项工作。
“看了许教授的手术,跟随许教授查房,我们的医务人员不禁感慨‘大专家果然不同凡响!’他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带动我们快速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涂永久透露,许剑民教授已经为174医院普外科的发展绘出蓝图——争取3年内建成厦门市的肠癌诊疗中心。
1
早发现早治疗,让肠癌威胁结束在早期
晚期肠癌肿瘤巨大,手术难度大、风险高,5年生存率低。如果能够早期发现肠癌,及早进行切除手术,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将显著提高。许剑民教授非常重视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他认为,一个好的医生就应当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他来厦2次,已经发现了好几例早期肠癌患者,为患者赢得更多的生机。
其中一位52岁的女性,大便不规律,便中带有鼻涕样黏液,偶尔还可见到红色的血丝。许剑民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得知这位患者的两个兄弟都是肠癌患者,立即建议其做肠镜检查,结果查出多发性肠息肉和部分早期癌变。许教授建议尽快手术切除,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涂永久主任为她做了全结肠切除术。术后,这位患者感激地说,自己兄弟查出肠癌后,她心里一直很紧张,幸亏发现得早,现在手术做得很及时,她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包袱了。
涂主任说,许教授的强势加盟,使得174医院普外科在早期肠癌的诊治方面更加重视,操作也更加规范。
2
规范化的微创手术,几乎没有任何出血
肠系膜与肠管紧密相连,含有丰富的血管,这些血管肩负着为肠管供给营养的重任,但同时又是癌细胞转移扩散的主要途径。因此,肠癌手术中,切除肠系膜时,对血管的处理格外重要。尽可能完整地切除与肿瘤转移有关的血管,才能避免癌症复发和转移;尽量保留负责营养供给的血管,患者远期的康复效果才更好。而要同时做到这两点,要求手术医生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判断、精准操作。因此,同样的一台手术,大家都能做,但不同的医生来做,效果可能大不相同。
174医院普外科在肠癌手术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平均每年完成150多例肠癌手术。而许教授的到来,则能推动该科的肠癌手术治疗朝着更精准、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本月初,许教授刚刚在174医院为一位乙状结肠癌患者做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是一名年逾50岁的女性,肠癌处于进展期,癌细胞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亟须手术治疗。许教授在手术中,以规范、精准的操作,帮病人切除了肿瘤,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出血。涂永久主任感叹说,看许教授手术,就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他能根据血管走形来精准确定手术范围,手术切除范围这么大,但整个手术干净利落。
对普外科的医务人员来说,每次参与和观摩许教授手术,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无论是微创手术,还是开放式手术,他都做得极为出色。他用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术实践,让科室所有医生了解到这类手术的操作重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整个科室的手术技巧。
3
综合治疗,为肿瘤病人赢得更多手术机会
目前,治疗肠癌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手术切除,但是,有很多肠癌病人,由于发现得晚,已经没办法做手术。例如,肠癌发生肝转移的患者,癌细胞已经发生远处转移,按照传统观念,这类患者已经没有手术机会了。不过,许教授和他的团队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可以先通过规范的放化疗,让肿瘤缩小,降期降级,再看有无手术机会,通过量身定做综合治疗方案,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事实上,许教授带领的团队治疗的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49.6%,他还牵头编写了我国的大肠癌肝转移治疗规范。
如今,对暂不宜手术的肠癌患者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已在174医院普外科形成共识,此举必将为更多晚期肠癌患者带来希望。
4
普及快速康复理念,病人术前术后不再受折腾
外科手术毕竟有创伤,有时还是大创伤,对每位患者来说,上手术台都是一场考验。如何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挑战,术后如何快速康复,都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
以往,患者在术前必须吃3天流质食物、禁食1天,又是灌肠又是吃泻药,还要使用抗生素。这一系列繁杂的程序,让原本就饱受病痛折磨、身体虚弱的患者更加苦不堪言,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是被折腾得够呛。而且,研究标明,术前术后的折腾容易让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对后期康复很不利。许教授加盟174医院后,致力于在普外科推广最新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首先,病人只需要在术前进食1天流质食物,便可以进行手术,禁食、灌肠、泻药等一概免去,让患者有个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
其次,术后提倡早进食、早下床活动,少输液、少用抗生素。以往手术后要等放屁通气后才能进食,这一般需要两三天,现在主张术后第一天就喝水、喝橙汁,第三天就可以开始吃流质食物;以往病人术后要用5-7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抗生素,现在减少到2天,术后输液也控制在两三天内,同时,鼓励病人术后第一天就要绕病房走三十圈,促进肠道蠕动和恢复,防止肠粘连。
这些措施极大地缓解了病人术前术后的痛苦。涂永久主任说:“原先病人做一次手术,起码要瘦10斤,现在病人能吃能喝,1周左右就出院了,体重基本没变化。而且,由于住院时间缩短,也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5
科研教学一把抓,推动普外科学术发展
医学要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学和科研。作为国内顶尖的外科专家,许剑民教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每个月来厦一两次,每次都极为重视普外科的科研、教学工作。
他带着医务人员查房,对问题的钻研细致入微,提问、解答常能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令人叹服。在他的带动下,现在,普外科的医生每周都必须进行两次教学查房。每个人自定选题,提前翻阅文献、查找资料,带着问题来查房。通过教学查房,医生进一步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
许教授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后,174医院将有机会参与这些项目研究,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不仅如此,他还为普外科每位医务人员制定了专业规划,确定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以后,普外科的医生可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深造学习,更好地提升专业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专家简介】
许剑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任上海市外科协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副组长、复旦大学大肠癌诊疗中心副主任。是卫计委大肠癌早诊早治专家组成员,卫计委《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标准》和《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规范》制定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兼结直肠专委会常委、副秘书长和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转移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以及肝转移学组和遗传性大肠癌学组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评审专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癌症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和《消化肿瘤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WJG》编委。《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国临床杂志》特约评审专家。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麻省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Ambroise Paré医院访问学者。
尤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直肠肛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最新开展的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发表论文90篇以上,其中包括国际权威SCI收录的论文15篇。多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负责多项国家卫生部重点学科项目、国家863课题和十一五科技攻关子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和重点科研项目。
涂永久:
解放军第174医院普外科主任,博士。解放军第八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战伤创伤学专业委员会战创伤急救与卫勤专业分会委员,解放第八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解放军第一届结直肠病学专业委员会结直肠病手术学组委员,解放军第九届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委员,南京军区第十一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第十一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肝胆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厦门市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局解手术学杂志》编委,厦门大学医学院、南昌大学医学院兼硕士生导师。
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华系列刊物论文2篇,论著13篇。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攻关课题2项,获军区科技创新课题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所带领的普外科为医院基础重点学科,平均年收治1400人,年手术1200台。以胃肠道肿瘤规范化治疗为主要学科特色。承担厦门大学医学院、南昌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的临床带教及研究生培训工作,年带教实习生50余人次。
>>>链接
血便黑便
当心肠癌
近年来,随着环境影响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肠癌发病率有所增加。第174医院普外科涂永久主任提醒,预防肠癌,在日常饮食中尽量不要吃发霉、腌制的食物;如果有家族性肠息肉或肠癌病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做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有血便、黑便,不明原因地感到困倦、疲乏,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涂主任说,肠癌若能够早期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更高。许教授带领的团队,治疗早期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