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我市医疗总体水平
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3D胸腔镜手术。
卫生事业发展的目的是为群众提供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图为配备精良的产科重症监护室。
昨天下午,在市卫生局的主持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召开申请JCI认证启动大会,标志着我省首家医疗机构JCI认证申请工作正式启动。
JCI标准符合国家医改方向和群众就医需求,对于推进我市医疗机构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国际化具有深远意义。通过JCI认证将促进我市医疗机构获得国际最权威的认证,使我市居民在全省率先享有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JCI认证也是国际上商业保险机构支付医疗保险费的基本条件,只有获得认证的医疗机构才能获得国际医疗保险赔付。目前在厦门的外籍人士,其医疗费用多由国际医疗保险支付,外国人一旦生病常常得转道去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看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籍人士在境内医院无法享受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医保。通过引进国际公认的JCI认证,可以使我市医疗机构获得国际商业保险直付资格,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厦门投资环境。
增加优质医疗资源
构建区域性卫生中心
市卫生局杨叔禹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前,我市医疗资源一直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厦门已经发展成为闽西南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我市多项卫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杨叔禹介绍,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水平。这几年,我市医疗资源不断扩增,优质医疗资源显著增加,三级甲等医院从无到有,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3所三甲综合性医院、2所三乙综合性医院、4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所三甲中医医院、3所三甲专科医院、1所二甲中医医院,在全省设区市中三甲医院数量最多。其中,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成为我省业务量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今年我市还将新建翔安医院、五缘医院和集美新城医院等一批医疗机构,扩建市第二医院、海沧医院、同民医院等。
我市已经实施了四个周期的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目前我市卫生系统有6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1个国家级传染病研究基地、3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省级医学/中医重点专科、9个市级医学中心、35个市级重点专科,有3个市级卫生科技重大平台和5个重点实验室,3家医院通过了国家临床药理基地检查。近年来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56项、科技部课题3项。我市心脏、眼科、口腔、心理与精神医学专科等已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引进培养高端人才 快速提升医疗水平
卫生事业要发展,医学水平要提高,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在市卫生局组织下,我市卫生系统加大了引进和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工作力度。目前,卫生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已经纳入我市“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我市重点加强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和美国、新加坡等国内外知名医学高等院校、知名医院的战略合作,市政府还专门与复旦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我市在市属三甲医院重点专科探索实施“双主任制”,柔性引进了19个学科的20余名“双主任制”专家人选,并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签署基于“双主任制”的学科共建协议。依托我市“双百人才计划”首批引进了石桂秀、俞希杰、安汉祥、刘素嬛等4位顶尖级医学专家。我市医学专家在国家级专业学会任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常委18人、委员75人。
高质量的医学教育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是推动医学发展的持续动力所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建了厦门大学医学院,结束了我市没有高等医学院校的历史;目前正支持厦门医学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升格本科工作,这对推动我市医学教育发展、提升医疗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
医改试点先行先试 获卫生部高度评价
作为全国医改试点城市之一,厦门在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方面敢于先行先试,很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例如,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推进“健康医疗云”建设计划,并与解放军总院合作共建远程会诊统一平台;以慢性病一体化管理为试点模式,探索形成分级诊疗制度;以提高社会满意度为核心,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实施《厦门市医院服务年度考评办法》,引导各级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内涵提升。
我市不断创新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目前,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开放床位占全市总量16.3%,诊疗服务人次占全市总量25.8%,出院人次占全市总量的20.72%,主要发展指标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了发展历史长、政府支持力度大、所有制形式多样、公立医院与社会医疗机构错位发展、专科特色强、发展势头好的局面。
我市实施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改革,患者年受益2.2亿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到厦门实地调研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称赞此举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一项充满智慧的设计。”
资源不足亟待扩增
力争作出更大贡献
杨叔禹表示,资源总量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目前我市的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由于全省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省会,目前我市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为3.35张,福州(含省属医疗机构)为4.66张;三级甲等医院数量,我市为7家(其中部队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各1家),福州(含省属、医大、部队所属医院)为12家。我市目前拥有在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我省集中在省会福州的在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5个(不含中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保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激增,厦漳泉同城化进程加快,外地患者大量涌入,岛内外一体化提速,调整医疗资源布局需求凸显,城市地位和功能提升,民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市面临扩增资源和提升水平的双重压力。
杨叔禹局长表示,目前我市正在就加快扩增医疗卫生资源,快速提升我市医疗水平开展新的专题调研,在进一步扩增我市医疗卫生资源的同时,将陆续推出一系列快速提升医疗水平的举措。其中包括将厦门市儿童医院委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管理,即将开建的集美新城医院也将委托国内著名的医院管理等,以推进厦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和水平实现战略性升级。
杨叔禹表示,厦门卫生事业的发展凝聚了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省市各有关部门的支持。目前全省优质医疗资源和高等医学院校大多集中在省会,希望省政府及省直各有关部门继续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进一步简政放权,支持厦门在深化医改和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中先行先试。
【名词解释】
JCI认证
JCI认证标准是全球公认的最权威的医疗服务标准。JCI认证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认证模式,代表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它的核心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建立连续监测患者安全的系统,以构建零风险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