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得多不一定好 一天睡6小时最好
资料图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睡眠能力也会下降,出现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指在合适的睡眠环境中不能进行正常的睡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过早觉醒,睡眠过多和睡后无恢复感,可引起躯体功能障碍或明显不适感。
A
嗜睡与脑功能下降和血管硬化有关
门诊见闻:最近一段时间,小张发现父亲不再早起,每天早上要到9点钟以后才起床,而且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小张立即带父亲到医院检查,结果未见阳性发现,没有器质性病变,最后老年精神科门诊检查,才知道老人患上了早期老年痴呆症。
仙岳医院老年病区主任陈新潮说,睡眠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能力。有的老年人睡眠时间超过10个小时,甚至更长。老年人睡得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嗜睡的根源与老年人的脑功能下降和血管硬化有关,睡眠多的老人比睡眠少的同龄老人,心脏病突发率高出一倍。脑卒中更多达4倍。人在入睡的状态下心率较慢,血液流动速度减缓,新陈代谢率下降,容易出现血栓。
陈新潮说,许多人会认为老年人睡眠少是正常的,不需要到医院就诊。其实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都需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老年人每昼夜睡眠时间以6小时为最好。
老年人睡眠障碍有的是器质性因素引起,如患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风湿病、颈椎病等,这些疾病本身就可引起睡眠障碍,但是老年人的睡眠障碍有60%以上都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
B
饭后坐着打盹容易暂时性“脑缺血”
冬天来了,有些老年人怕午睡后易感冒,于是选择饭后坐在椅子,或者躺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打盹,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饭后较多的血液流过胃肠,流入大脑的血液减少,容易造成暂时性的“脑缺血”。醒后马上行走会出现步态欠稳,跌倒等严重后果,醒后也常感到头晕、耳鸣、发软,视力模糊及面色苍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编后·
睡眠问题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人的睡眠障碍60%来自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无法适应退休后的生活,无助感强烈。孤独寂寞、烦躁不安、敏感、没有安全感。如果您出现睡眠障碍请及时到医院心理科就医,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本期专家】
陈新潮 厦门市仙岳医院老年病区主任、主治医师
擅长:诊断治疗精神科常见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应激性精神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