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92岁仍一头黑发 半辈子的健康“走”出来
“我的头发没染过,是自然的。”92岁的李碧英捋了捋头,露出颇为得意的笑容。她的头发大部分还是黑色的。而且,她走路一点也不颤巍,经常在爱心护理院上下楼转悠去看其他好友。
你一定会好奇,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李碧英说,也没什么秘诀可言,就是多走动锻炼身体,保持好心态,再有就是多一些兴趣爱好。
1
每天坚持走路,身体很健康
别看李碧英现在走路生风,曾经几年的时间,她带病卧床动弹不得。
李碧英非常清楚地记得,1959年8月23日,超强台风袭击厦门。大风呼呼作响,老旧的房子随着台风摇摇欲坠。她害怕极了,要下楼逃往别处,还没出门,墙体坍塌,砸在她身上。那一次事故,李碧英身上多处骨折,只有躺在床上慢慢养伤。
“我才30几岁,就这么不能动了。”李碧英很绝望,她变卖了首饰治疗,可总不见好。一位老中医开导她,“既然没死,就要好好活着”。是啊,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而且自己还有五个孩子。李碧英这么想,然后逐渐调整心态。她坚持吃中药,慢慢调理,最后终于又能下床走路了。
后来,李碧英就靠走路锻炼身体,几十年来都如此。现在在爱心护理院,她吃过早饭就下楼走动,有时爬爬旁边的寺庙,一节一节台阶数上去。兴致来了,她会不“请示”护士,往远了走。有一次,她居然走到了仙岳山土地公庙,后来累得筋疲力尽,还好一个好心人用摩托车把她载了回来。
这个最平常的锻炼方式给李碧英带来了一副好身体。
她说,身上一直没什么大毛病,健康得很。
2
给每个兴趣爱好安排时间,《厦门晚报》每天必看
走路是每天的“必修课”,除此之外,李碧英还给自己的每一个兴趣爱好都安排了时间。
上午,李碧英会坐在房间的电子琴前弹上几首,看到记者一行人来看望她,她现场就表演了一首曲子。她还喜欢跟着伴奏唱,各种红歌是她的拿手曲目,因为这个才艺,护理院一有表演都少不了她。前阵子院里生于12月的老人一起过生日,她当仁不让上台独唱。
李碧英在音乐方面的特长来自于她年轻时的积累。她说,自己以前当过音乐老师,所以要表演时信手拈来。现在年纪大了,这一身“功夫”也没落下,因为闲时玩玩音乐,能让自己的心情变好。
静的时候,李碧英就找个安静的地方练毛笔字,或是靠窗而坐,翻翻报纸。她自费订了好几份报纸,《厦门晚报》她每天必看,一些周报类的老年读物她也喜欢。她说,看报能让老人跟上时代,而且勤动脑不容易让脑子迟钝。
3
喜欢和他人交往,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护士说,李碧英身体这么健康,还有个原因就是热心,喜欢与他人交往。
李碧英的朋友多,每天串门她特来劲,经常楼上楼下跑。她说:“那有什么关系,反正有电梯。”串门途中,只有能帮得上忙的,她都喜欢伸把手。别的老人在通道里走得不稳,护士还没上去,她动作更快上前搀扶。前不久有个老人刚来护理院不大适应,经常偷偷抹眼泪。“我以前八年卧床走不了路,你还能比我惨?”她知道后主动请缨进行心理辅导,把自己以前的经历拿出来分享,然后告诉那个老人,事情总会变好,调整好心情,每天都会很愉快。时间久了,大伙都喊她“老大姐”。
李碧英对护士们也特别好,平常很少给她们添麻烦,有时出去逛一圈回来,顺手就拎一些水果零食给她们吃。“她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买点东西算不了什么。”她说,护士们对她很好,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自己理应给予回报。
如此高龄,李碧英还在做善事,她早些年就加入了一家慈善义工队,并捐钱帮助一些贫困学子。她说多帮助别人,自己也能开心,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