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设备入驻第三医院 治大病如虎添翼
2003年10月,投入1500万元的德国西门子1.5T核磁共振机在厦门市第三医院开机,这是我市第一台1.5T核磁共振机,其先进水平可与省城大医院最好的设备相媲美。开机仪式上,来自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的影像科、放射科负责人齐聚一堂,赞叹三院的大手笔。
图说三院
引进厦门第一台1.5T核磁共振机砍掉两棵大玉兰树才得以入驻
“没有一流的、好的设备,一些疑难杂症的处理就难以紧跟医学时代发展步伐,甚至耽误患者的应急抢救时机,核磁共振机的率先引进,标志着三院硬件水平大跨步前进。”厦门市第三医院CT磁共振影像科主任吕超伟说,医院强化硬件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引进这台先进设备,而要驾驭这台机器,需要医院同步提升整体综合实力。
吕超伟回忆,这台重达数吨的机器当时用大吊车运进医院,为了给它让路,医院不得不砍掉两棵高大的玉兰树,还拆掉了机房口的一堵墙。据介绍,这台机器投用,大大提高了神经系统、颅脑、脊椎、骨关节、韧带、软组织等领域的检查和诊断水平,尤其在协助疑难病检查诊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机刚投用,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在老家医院被诊断为胰尾癌,家属将其送到三院,结果经核磁共振检查并非癌症,而是肠管变异畸形形成的肿块,患者转悲为喜;同安一名19岁学生昏迷近一周,到三院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因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及时治疗,男孩很快康复。
吕超伟说,该设备的投用,使三院的疑难杂症诊治水平提升到新高度,目前该机器仍是三院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每年接诊五六百例。
三院人说三院
初来时设备不全专业不细如今疑难危重病人都能治
讲述人:孙志强(呼吸一科主任)
孙志强主任是2004年从安徽蚌埠第一医院引进到厦门市第三医院的。他说,当时三院不但没有呼吸专科,连一个呼吸专科医师也没有,大内科一个科室就包括了呼吸、消化、内分泌、肾脏等专业,科室不全,专业不细,住院病人也少,而且设备陈旧,连支气管镜也没有,病人要做普通支气管镜检查要到岛内医院,疑难危重病人救治更无法解决。
不过,医院很快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大内科开始专业分科,人才不断引进,设备不断添置,至今已经拥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二十多位。还独立成立了呼吸科,专业医师,专科设备也得到加强,拥有了肺功能仪、睡眠监测仪、无创呼吸机、高档支气管镜,业务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四面八方病人来求诊,一些疑难危重病人及时得到诊治。例如,同安莲花一个男性患者,因患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白天经常不明不白睡着跌倒,多方求医未能确诊,最后求诊呼吸一科并给予确诊治疗痊愈。去年一名3岁男孩误吞一粒小珠,卡住气管,送入医院时已昏迷,随时可能死亡,呼吸一科在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男孩得救,此类事不胜枚举。
患者说三院
患上罕见凶险疾病 到三院求医后好转
讲述人:黄先生(呼吸一科患者,安溪人)
黄先生说,2008年他一直发烧咳嗽,痰中带血,在当地医院拍片后怀疑是肺癌,但无法确诊。后来,慕名到第三医院求医,经呼吸一科专家孙主任认真检查,进行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为少见的毛霉菌感染,经三院积极治疗,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并很快好转,出院恢复正常工作。
专家告诉他,这种病属于凶险型的真菌感染,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若不及时诊治,会危及生命。“我本以为是不治之症,没想到经过三院治疗很快好转了,不仅消除了我巨大的心理压力,还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黄先生康复后,当起了三院的宣传员,村里人生病,他就介绍去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