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我市精神病人每月可享300元补助 关爱精神健康

2013-10-16 10:19:27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844

 

   ■市民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现场咨询。


   本报讯(记者 苏奇 通讯员 陈沁 李灿瑜 图/陈沁)你精神健康吗?医生告诉你:没有精神疾病并不代表精神健康。近日,思明区卫生局联合思明区疾控中心、中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华街道、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南中广场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很多市民表示,对于精神疾病,他们存在认识误区,通过此次活动,让他们更重视精神健康。
   一项调查显示,我市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3.46%,重性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0.76%,重性抑郁障碍已经成为患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障碍疾病。
   思明疾控工作人员介绍,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各因素间的良性作用是精神健康的保护因素,反之则是危险因素。心理负担过重、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大以及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工作或学业受挫、婚姻危机、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均可诱发精神疾病。

   【链接】


   各年龄段常见心理问题


   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为养育方式不当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为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应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
   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精神卫生问题为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应注意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力及培养兴趣爱好。
   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为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最为常见。应注意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
   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精神卫生问题为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中老年人应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

   【相关新闻】


   我市精神病人每月可享300元补助


   本报讯(记者 苏奇 通讯员 陈沁 李灿瑜)我市十分重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工作,通过多渠道为广大患者提供药物及资金补助。本市的精神疾病患者通过申请,可以享受每月300元的用药或检查的康复补助,因病致贫的本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可通过社区向政府部门申请最高额度为5000元的住院费用减免补助。具体申请流程可到社区居委会进行咨询。
   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发现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等周围人有明显的言语或行为异常,要考虑他可能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应及时劝告其去医疗机构检查。确诊患者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遵照医嘱规范服药。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22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