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超常规心脏按压70分钟 1%的希望也不轻言放弃

2013-09-26 10:56:12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789

 

  刘新建指导患者用药。

   刘新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民分院的一名心内科医师。面对生命,他从不轻言放弃。身为科主任,他常常不辞辛苦深入偏远地区,亲自为患者诊治,用爱心和责任,履行医者的使命。


   超常规心脏按压70分钟
   手指僵硬无法握笔


   几年前的一天,一名家住翔安新店的52岁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在住院第三天突发心脏骤停,当时是清晨,还未交班,只有刘新建和一名护士值班,两人立即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给予多次电除颤、药物治疗及不间断的心脏按压。40分钟后,患者仍然没有一丁点心脏复苏的迹象。按照医学常规,持续半小时心肺复苏不成功的患者可以宣布临床死亡。但刘新建不愿放弃,他坚持继续抢救。70分钟后,监护仪终于显示患者出现了缓慢的心跳,并逐渐加快、稳定。很快,患者的意识恢复了,对亲人的呼唤也有了回应。
   确定患者的情况稳定后,刘新建欲提笔写医嘱时,才发现由于长时间的心脏按压,手臂和手指都僵直了,根本无法握住笔。他说,正是因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才珍惜每一次抢救的机会,哪怕只有不到1%的希望。
 

  分秒守候
   抓住病情蛛丝马迹


   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刘新建经常接触老年重症患者,他们病情急、变化快。刘新建认为只有分秒守候在患者身边,才能观察到病情的细微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早一分钟完成治疗就会多一分成功的希望,就会早一点减轻患者的痛苦”。
   今年4月中旬,一名家住翔安马巷的九旬老太太因发热、咳嗽到小诊所看病,结果病情加重,家属急忙把她送到同民分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是急性左心衰竭并发肺部感染。当时,老太太呼吸急促,缺氧严重,刘新建亲自守候在病房内,通过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年轻医师和护士展开抢救。整个抢救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直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老人住院期间,刘新建还常到病房巡视,和她聊天,鼓励她安心养病。老太太病情很快好转并康复出院,家属非常感激刘新建所做的一切,在今年4月23日《厦门日报》的“有话说”栏目上表达了他们的谢意。


   顶着烈日送诊断证明
   病人家属感激流泪


   刘新建接触的老年患者中大多会“小病扛着、大病拖着”。于是,他定期到翔安老年大学普及医学常识,还通过电话咨询服务等方式,消除老人们的就医顾虑。有些老人因年老体弱或晕车不能长途坐车,刘新建便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到老人家中送医送药。
   有一名翔安区新店镇浦园村的肿瘤晚期患者,卧床在家,长期靠麻醉药品止痛。根据有关规定,该患者必须定期到医院复查,经医师诊断并出具诊断证明才可重新办理麻醉药品使用许可证。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刘新建在今年三伏天的一天中午,转乘了两次公交车,又头顶着烈日步行了近一公里,才到达患者家中,根据真实情况现场开具诊断证明。患者老伴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拿出一个红包和一桶自产的芝麻油感谢刘新建,被他婉言谢绝。
   几年来,刘新建的足迹已遍布翔安区的不少村庄,他成了许多老年患者的知心朋友,甚至有老病号在街上碰到了刘新建的爱人,都拉着她的手希望能代为转达他的感激之情。


   【医生名片】


   刘新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第一医院同民分院心内科主任。
   熟练应用食道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治疗心律失常,运用冠状动脉造影及内支架术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擅长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肌病、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肺复苏等危急重症疾病。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六上午

   【从医感言】
 

   行医,就应 “多快省”。“多”,指多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家庭情况;“快”,帮助患者尽快痊愈;“省”,帮助患者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7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