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高发四成体检中发现 早期患者九成可获治愈
肾癌发病率近年来出现急剧上升的态势,国家癌症谱统计显示,肾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间,以平均每年6.5%的速度增长,在泌尿系统肿瘤相关死亡中已经超过膀胱癌位居第一。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家重点临床学科,其每年接治的肾癌患者也呈现递增状态。据该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志宏教授介绍,仅去年一年,该科收治的肾癌病人超过600例,而10年前年收治肾癌病人仅为100例左右。目前,肾癌在该科已经成为极其常见的泌尿系肿瘤,大有超过泌尿系发病率最高的膀胱癌的趋势。但值得庆幸的是,大约40%的病人都是在体检中发现,肾癌也因此被称为“体检癌”,体检发现的多数患者尚处在肾癌早期,五年生存率非常高。张志宏建议市民坚持每年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一次简单的肾脏B超检查,就能发现肾脏早期肿瘤,肾癌早发现早治疗则会达到治愈效果。
男性患肾癌是女性2到3倍高血压难以控制要排查
张志宏说,同样是肾脏疾病,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肾结石、肾炎、尿毒症等,但是,对于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的肾癌,普遍较为陌生。近年来,我国肾癌发病率急剧上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男性肾癌的发病率为4.7/10万,女性为3/10万左右,男女比例为2到3比1,且以每年增长6.5%速度递增,目前肾癌已跻身癌谱的前十位,高发年龄在60至70岁之间。
张志宏说,肾脏左右各一,形似蚕豆,位于腰部脊柱两侧、腹膜后间隙内,呈“八”字排列。由于肾脏在人体内的位置很深,前有腹腔脏器、后有腰部健硕的肌肉保护,再加上人体两侧肾脏由数百万个肾单位构成,这数百万个肾单位实行有规律的“轮休制”,因此肾脏疾病总是“沉默无声”,使人们很难在肾脏疾病包括肾癌的早期就有所察觉。临床上有40%患者是体检偶然发现,多为早期患者,出现症状就诊的往往已经进入疾病的中晚期。尽管如此,肾癌也会有蛛丝马迹的表现。如血尿、肿块和疼痛并称为肾癌的“三联征”。患者中“三联征”俱全者仅占10%左右,并且往往已是肿瘤晚期。另有约40%的肾癌患者会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有血块形成时可出现肾绞痛、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约10%至40%患者当肿瘤较大时可触及到肿块,对有些病人来说,这可能是唯一的症状;而疼痛则可出现在肿瘤的各个时期,肿瘤早期可能出现腰部持续性钝痛或隐痛,随着肿瘤的增大侵犯临近组织器官就可引起持续而严重的腰背部疼痛,疼痛发生率为20%至40%。因此建议有相关表现的患者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另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肾癌患者早期会出现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人到中年突然患上高血压,尽管接受了规范的治疗,却始终疗效不理想。而这时就应该排查肾癌。因为,肾脏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人体对肿瘤细胞分泌的类激素样物质,毒素以及生物活性多肽等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引起内分泌、神经、消化、造血及皮肤等多种脏器出现病变,这在临床上叫做“副瘤综合征”。肾癌的副瘤综合征常表现为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肝功能异常,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期患者九成可获得治愈
中晚期对放化疗不敏感
张志宏说,由于肾癌对放疗、化疗、免疫或激素治疗均不敏感,因此,手术依然是肾癌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案。而分期直接决定了患者的预后。目前,对于直径小于4厘米的早期肾脏肿瘤,一般可进行保留肾脏手术,即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肾脏组织,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都比较高。有些超早期患者甚至可以通过腔镜的微创手术获得治愈。术后的随访显示,90%的早期肾癌患者可获治愈,同时可保持良好的生存质量。对于中晚期的患者而言,治疗效果则要差得多,虽然现在有分子靶向药物能对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这只能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难以达到治愈的目标,且昂贵的医疗费用也是摆在患者面前的一道坎。
健康生活避免肥胖防肾癌
40岁后每年做肾脏B超
研究认为吸烟、喝酒、肥胖以及生活、工作环境中的污染如长期接触金属镉、铅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肾癌的发生风险。对于肾癌的预防,张志宏建议,首先,遗传因素是导致肾癌发生的原因之一,有家族史的人群要做好早期预防。第二,戒烟限酒,减少接触二手烟是预防肿瘤的有效途径,应酬多的中年男性尤其要注意饮酒适度。第三,高血压、糖尿病都可损伤肾脏,患有这两类病要积极治疗控制血压血糖。第四,增加运动,避免肥胖。肥胖者肾癌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很多倍。
张志宏说,相对预防的不可控性,肾癌更容易做到早期发现。一次无创的简单B超检查甚至可以发现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脏肿瘤,因此每年定期体检对早期发现肾癌意义重大。临床上至少有40%以上的肾癌患者是因健康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而偶然发现的。如果B超发现肾脏有异常或有囊肿,可再进行应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