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成立

2013-08-27 10:18:59中国科学报admin查看次数:822
     本报讯(记者王晨绯) 8月24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成立。同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陈有海、中科院广州健康院院长裴端卿等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深圳先进院医药所的诞生,经历了由大做强、由粗变精的过程。”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告诉记者。

     医药所所长蔡林涛说:“医药所将以癌症和退行性病变为两条主线,致力于面向产业化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开发。这样直接面向产业化的研究所在国立科研机构尚不多见。”

   “医药所科研团队70%的人是从世界前40强大学出来的。”在蔡林涛看来,将这样一批科研精英拧成一股力量团队作战无疑是增强竞争力最好的组织形式。“我们的三个中心——抗体药物研究中心、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都是按照团队有机组建。”

      蔡林涛所在的纳米团队,是由早期归国的6名科研人员经过5年磨合而成。

      而在默克制药等国外研究机构积累了20年单抗药物研究经验的万晓春,看准了这片产业化的沃土,欣然加入该所由陈有海教授带头的“新一代单抗药物研发团队”。有意思的是,该团队的8名科学家曾同时在国外同一个实验室工作过。他们掌握了最先进的新一代人源单抗研发和生产技术、药物临床前评估技术和大规模生产技术,致力于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单抗药物研发,以此解决癌症这一人类的头号杀手。

      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防治新技术团队则将16年的合作研发经验搬进了医药所的实验室。该所吕维加教授不仅带领团队研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活性骨水泥,还孵化出一家生物活性材料的企业,将骨水泥项目迈向产业化。

      短短两年,秉承“边建设、边招聘、边科研、边产业化”的风格,医药所已有员工、学生188人,拥有2支深圳市“孔雀团队”、“千人计划”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目前,医药所已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多项,专利申请累计受理120项,授权专利10项。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5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