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学家发现:长期吃饭七分饱确能延缓衰老
长期坚持吃七分饱,可保持肠道菌群的健康,从而延缓机体衰老,获得长寿。这是上海科学家的最新发现,昨天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刊登了这一成果。
吃饭七分饱,是中国传统养生观念之一,而当代最前沿的科研为它提供了科学解释。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团队、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刘勇教授团队、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赵国屏教授团队,经过了4年的通力合作,得出了这一结论。
饮食究竟会对寿命产生怎样的影响?为弄清这个问题,上海科学家设计了一组小鼠实验。他们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喂高脂食物,一组喂低脂食物;同时,每一组又分三小组,一个小组采用30%节食(吃七成饱),一个小组自由采食(随意吃饱),另一组则是“随意吃饱+运动”。刘勇教授介绍,30%节食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节食量,既可控制摄入热量,又可避免营养不良。
他们跟踪了这群老鼠整个生命周期,“高脂饮食无节制的小鼠健康状况最差、寿命最短,最高寿命只有2.36年。”赵立平告诉记者,“而低脂节食组的小鼠寿命最长,最高寿命达到3.54年,在中年时的健康指标也最好。”不过,如果高脂饮食只吃七成饱的话,也可显著延长小鼠寿命,可达到低脂不节食、低脂+运动的健康水平和寿命。
饮食习惯为何能对健康长寿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赵立平告诉记者,人是一个超级生物体,在人体肠道中,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以宿主不能利用的食物残渣为“食”,并参与到宿主营养、代谢和免疫调节等生理活动中。以往研究发现,在这个微生物群落中,如果“坏”菌群占了上风,就会在肠道中产生内毒素。内毒素进入宿主血液后,能够在体内引起慢性、低水平、系统性炎症,而这些炎症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都有密切关系。而好细菌则能保护肠屏障、抗炎、抗病菌定植等作用。
“高脂饮食就是坏细菌们所喜欢的‘食物’。”他说,而全谷物、豆类、坚果类中所富含的膳食纤维、植物代谢物,则是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好细菌的“食物”。科学家仔细分析了两种不同饮食背景下的小鼠肠道菌群,发现许多对长寿有帮助的细菌类群都是已被证实的有益菌,而不利长寿的菌群则有许多是可能与疾病发生相关的潜在病原菌。
原来,“吃饭七分饱”是通过调节体内肠道菌群的平衡,来影响健康的。这项研究还发现,无论高脂还是低脂饮食,节食都可使好细菌生长更佳。赵立平认为,当人完成发育后,就应该注意适度节食。因为与人体衰老一样,肠道菌群的退化衰老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坏细菌会逐渐占上风。“从中年到老年,小鼠的肠道菌群会有巨大变化,而饮食几乎起了决定性作用。”他提醒,若能及早注意饮食,肠道菌群就可更长期地保持健康的“年轻状态”。
目前,科学家已能对人体的肠道菌群比例进行检测,也能检测出肠道菌群是否产生内毒素、内毒素是否进入血液,也对哪些食物对哪些菌群有益有所了解。赵立平说,营养科学的研究已进展到了一定阶段,有望为人们提供个性化营养方案——假以时日,每个人都能通过检测,获得一份有利自己肠道菌群健康的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