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救命三法”其实不靠谱
针刺耳垂、脚趾、鼻尖能治脑梗、心梗、哮喘?
“针刺耳垂、脚趾、鼻尖可治脑梗、心梗、哮喘”、“噎着了赶紧‘举手投降’,东西就能吐出来”……最近,网上流传着种种急救妙招,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报记者请教有关专家,发现这些所谓的“救命方法”完全不靠谱。且听专家为您拨开云雾,去伪存真。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高树灼)近来微信圈中一则“救命三法”转发得很“火”,其中分别针对脑梗、心梗和哮喘等疾病给出急救的应对策略,并号称“为咱爸咱妈一定要记下来”,引起众多网友热议。
“这样的消息简直害死人,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急救的。”对此,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潘业来电称,“一定要纠正,要不然肯定会出大事”。
记者找到了这个帖子,发现帖中所说的急救方法都是靠一根缝衣针,分别刺破不同的身体部位,挤出血:脑梗时扎两耳垂,心梗时扎患者10个脚趾尖,哮喘时扎鼻尖。帖中甚至说,扎后病人会立即清醒,或者马上治愈,而且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实情是否如此?“中医讲究辨证对症治疗,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患者。”第一医院中医科黄献钟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中医有针扎人中、内观、合谷等穴位促醒的做法,却没有扎耳垂、脚趾尖和鼻尖的做法。盲目用针,不但无益,还可能起反效果。“心梗的患者,心脏本就严重缺血缺氧,针刺后神经更兴奋,可能加重缺血缺氧的状况,反而会加重病情。”
“这几种情况都是十分紧急,一旦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就难以挽回。遇事家属要马上拨打120,在等待救援的同时采取急救措施。”第一医院急诊郑超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心跳停止超过4分钟到6分钟常引起不可逆的脑损伤或死亡,所以,对心梗患者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
哮喘急性发作会造成呼吸困难,所以要让病人以坐位或半卧位休息,或让病人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倾,以便能有利于呼吸。家属还应尽快给病人使用哮喘气雾喷剂。
而口眼歪斜可能是中风,要首先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应把患者的头部偏向一边,抬高,以免患者的气管被呕吐物堵住。
【相关新闻】
噎着了,举手可救命? 专家:我还真没听说过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淑君 通讯员 高树灼)网上盛传噎着了之后,只要把手举起來,就能把卡在里面的东西吐出来,能救命。急救专家却认为这种方法不靠谱。
“啊?我还真没听说过。”听记者说起网上传开的这种急救方法时,第一医院急诊郑超副主任医师一脸愕然。他告诉记者,一旦被异物噎住,应采取以下方法:
如果病人意识清醒,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次—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对于昏迷的病人,宜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
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病人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如果发生食物阻塞气管时旁边无人,或即使有人,病人已不能说话呼救,病人必须迅速利用两三分钟的神志清醒时间自救。此时病人可采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管变直,然后使腹部上端(剑突下,俗称心窝部)靠在一张椅子的背部顶端或桌子的边缘或阳台栏杆转角,突然对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压力,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把气管中的异物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