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台海新闻 >> 查看内容

金门马祖扫雷10万枚 雷区变蕾区

2013-02-25 14:32:54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903

   ■清除地雷时,须先标定区域、修剪杂草矮丛,小心挖掘至地雷裸露,再统一引爆销毀。曾有排雷手一整天只能推进2米,形如刺绣。                          (台湾“中央社”)

   ■74岁的李锡盛,指着当年被炸断腿的地点,盼望人人都能活在没有地雷恐惧的环境中。(台湾“中央社”)

   本报讯 据台媒报道,金门马祖在两岸对峙时埋约10万地雷,台当局去年12月底已将308个雷区清除完毕,现由象征和平的海桐花蕾取代。

   地雷因具高度隐蔽性,加上制作与埋设成本很低,扫除却非常困难,只要有人踩到就会爆炸,往往殃及平民,且战争结束后还留在地表下,导致多年后仍有平民误触伤亡。

   大力清除 排除一枚花4.6万元

   金马早年埋着大量地雷,随着年代久远、地貌改变及情势变迁,雷区功能已失,却对当地居民造成潜在威胁,不时传出伤亡报告。台当局2006年6月“杀伤力地雷管制条例”公布实施后,规定7年内清除所有地雷。

   条例公布后,当时军方清查出金马两地共有308处雷区、面积约390万平方米,数量约10万枚,台军方采“自力排雷”、“委商排雷”两种方式执行排雷。2007年,台对外公开军方自力组建的排雷大队,官兵使用与欧美相同标准的排雷装备,大力清除地雷。

   台军方评估,清除金、马约10万枚地雷,需耗资新台币46亿元,平均排除一枚就要4.6万元。

  “盲目”摸索 一天只能推进2米

   排雷人员是在完全“盲目”的环境下工作,一旦进入雷区,每一步都要小心,曾有一天才推进2米的情况,艰难程度可见一斑。当时有来自津巴布韦的排雷专家就因不慎跌入沙坑废雷堆,不但自身被炸得粉身碎骨身亡,另造成同僚1死1伤。

   经过6年多的努力,台防务部门表示,金马地区308处雷区已于2012年12月底全数完成排除。但为避免部分随潮漂入海中的散雷被冲回岸上,军方保留排雷大队主力人员在金、马及陆军工兵学校,担任训练师资并随时因应突发状况。

   此外,金门县林务所从2008年起陆续在完成清除的排雷区造林,种植木麻黄、潺槁树、海桐等28万多株,雷区陆续发展为观光公园、景点及造林绿化区,要把金门打造成海上公园。

   “雷区是雷与蕾的交叉之地,也是安全与危险的交叉之地。”在诗人白灵眼中,地雷与花蕾夹杂生长,可爱的花蕾下可能埋藏可怕的地雷,但也因地雷的可怕,使雷区成为生物安全的领域,成就昆虫与候鸟无忧的环境。地雷与花蕾,是战争与和平的纠结。

“腿断后,青春就算没了”

   50多年前误触地雷惨遭截肢的李锡盛老先生与陈张丽玉老太太,为反雷奔走多年,他们一方面喜迎无雷家园,也希望传承反雷,将大爱拓展国际。

   “受伤那天,我19岁,那时候我是水上活动队的,体格棒得不得了,腿断后,青春就算没了。”74岁的李锡盛带记者回到当年误触雷区的地点,一面看着一张受伤前2个月所拍的照片,照片里的青年英俊帅气。

   1958年6月间一个上午,李锡盛与母亲到古宁头乌沙头花生田工作,他挑着花生藤走自家田地的田间小路准备回家,误踩地雷。“轰的一声后,我还走了一两步才倒下。”李锡盛依稀记得母亲慌张地跳脚,“我看到我妈在那里跳、哭,我说你在那边跳,小心又踩一个,两个人通通死掉”。

   72岁的陈张丽玉,遭地雷炸断右腿时才17岁。她说自己是家中长女,常到住家金沙镇青屿海边,捡拾“待宵花”回家晒干后当柴火。1958年6月间,她与另外3名少女冒险进入雷区捡花,不慎踏到地雷。

   “我忍痛爬出雷区,由阿兵哥送上担架,再送到军医院截掉右小腿,昏死了两三天才醒。”拿着年轻时清秀照片的陈张丽玉说,受伤后有个阿兵哥常到医院照顾她,也答应娶她,但父亲担心她嫁到台岛后会因残障被抛弃,后来她嫁给患有视障的金门人,靠改衣、织衣为生,至今家中还摆放养活一家人的古董缝纫机。(台湾“中央社”)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65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