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偏远就医难 医药送进村

2013-01-28 17:27:28海西晨报admin查看次数:1220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医护人员慰问同安顶村困难户

慰问困难家庭(右为中山医院书记王效民)。

  慰问

  1月18日上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王效民、工会主席兼团委书记黄作添率领院工作人员和临床科室的青年团员,到厦门中山医院文明单位扶助村———同安区汀溪镇顶村自然村慰问困难家庭。来自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急诊输观室、心外科ICU等省市青年文明号以及老年科、中医科等科室的青年团员,还在顶村村部为村民进行义诊,并免费发放药品。

  晨报记者 陈淑君  

为当地的村民进行现场义诊并免费发放药品。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年文明号。

  时近中午,同安汀溪镇顶村炊烟袅袅。63岁的村民老马在忙着摘芹菜杀老鸭。“今天有客人来。”老马乐呵呵地说。老马口中的客人,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要来村里慰问困难户,为村民义诊并免费发放药品。

  顶村位于同安汀溪镇,海拔600余米,距离厦门市区近70公里。从2004年起,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就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共建村和青年文明号共建村,中山医院医务人员每年都定期到村庄慰问义诊,送医送药。

  每年拿1万元

  慰问10困难户

  “我是小黄,以前在这里挂职的小黄。”走在顶村的田间地头,中山医院工会主席黄作添忙着和村民打招呼。2004年,黄作添从中山医院来到顶村挂职。两年间,但凡村里的贫困户,黄作添都走访过。

  76岁的林菜花特别忙碌。虽然院子很简陋,但墙上的“福”字和门边的喜联都透着喜气———她的大孙子就要娶媳妇了。林菜花有3个儿子2个女儿,丈夫死得早,她33岁开始守寡,一个人拉扯5个孩子,还赡养着婆婆,很不容易。如今儿女都已经成家,大孙子也马上要娶媳妇了,林菜花高兴得合不拢嘴。接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效民书记送来的慰问金,林菜花搓搓手,留大伙喝喜酒。因还有多户群众要慰问,大伙儿送上祝福就匆匆出门了。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共建村的帮扶工作,2010年以来,医院领导每年都到村里来慰问困难户,厦门中山医院基金会每年也拿出1万元来慰问村里的10户困难户。

  “村里人很淳朴,待久了,体会特别深。”黄作添说,当年挂职时,村民里只要有杀鸡杀鸭做好吃的,总喜欢招呼上他。即使后来他回了医院,有大的节日,村民也会打来电话,邀请他回去。

  路通茭白好卖

  村民收入渐涨

  顶村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茭白是主要的农作物。2005年,黄作添在挂职期间大力推广倡导的茭白品种改良,新品种试种后效果喜人,亩产值翻番,同时品质也比原先大大改善。

  产品好也怕巷子深。早年因为道路不通,村民只能靠人工挑运,或用自行车把茭白运到同安城里去卖,每次只能运一点点。从山里倒腾到同安城里,要两个多小时,村民常常天还没亮就得起床。

  要致富,先通路。2005年,顶村开始老区山区改造,第一个项目就是改善村里的交通。新修的8公里多进村公路,将顶村和山外的世界一下子拉近了,村里总长6公里多的硬化路也修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更让村民高兴的是,田间地头的机耕路也都硬化了。现在,机动车、摩托车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开始有菜贩子开着车上山收购茭白。顶村出产的高品质茭白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村民再也不用愁茭白的销路问题,价格也一路上涨,收入自然跟着增加。

  “当年人年均收入只有2400元,现在好太多了。”老马指着地里的茭白告诉记者,以前茭白一斤两三毛钱,现在一斤要1元多,种茭白一年可以卖两三万,再加上自己在同安打工,一年可以收入六七万元。

  村民进岛看病

  可享绿色通道

  腰包鼓了起来,对健康的重视也提高了。顶村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秘密”: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看病,有绿色通道。“村里比较远,看病不容易。不是不得已,村民们是不会大老远来看病的,所以我们能帮就多帮一些。”黄作添告诉记者,每次接到电话,对方只要说是顶村的,他都会尽力帮忙。

  因为地处偏远,很多年轻村民都下山居住。如今村中以老人居多,600多户人家中,60岁的就有约70人。共建挂口对接后,中山医院的医务人员为村里所有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都进村送医送药。

  78岁的林秀英常常头晕,小腿更是经常疼痛。参加义诊的神经内科医生为她做了检查,发现她骨质疏松严重,而且颈动脉有杂音,可能出现狭窄硬化,一旦脑缺血发作,容易中风。医生建议她最好进一步做彩超检查,随行的医务人员递过了降血脂的药品,提醒老人要防止斑块脱落,此外应控制骨质疏松,以免引起畸形。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04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