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未来三年 厦门将新增床位三千余张

2012-11-28 12:00:49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839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是困扰百姓就医的三大顽疾,也紧紧牵动着市领导的心。近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在医疗专题调研时指出,民生以健康为基、健康为要,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并开出“六大处方”,要求抓紧谋划、尽快行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问题,迅速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切实推进多项民生工程建设及规划,完善便民举措。据了解,未来3年,我市预计新增床位逾3000张,其中仅岛外翔安第五医院就预计新增1500张。不少便民举措都将在年内展开。


   第一医院
   全省最大的公共停车楼明年完工
   可提供798个车位


   杨师傅是我市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谈及第一医院的堵,他刻骨铭心。“赶紧把停车楼建好吧,现在这里可是从早堵到晚。”他说,因就诊患者太多,造成第一医院门前经常水泄不通,不仅影响了患者就医,连他们这些的哥也跟着遭殃。“有时候实在没办法上去,我们要乘客下车自己走上去,有些乘客却很不配合,”他说,“我已经被投诉好几次了,真冤。”他对停车楼建成充满期待,“至少以后不会因此遭投诉了吧?”

   连日阴雨,第一医院门前的工地却热火朝天,工人们冒着细雨在脚手架边忙碌。就在几个月前,记者来此采访时,这里还只是一个大坑,如今,一座粗具雏形的停车楼已拔地而起。据第一医院工程负责人张家宝介绍,目前,停车楼第十层底板已浇筑完工,整个高度大致与门诊楼第四层相当。停车楼一共将建15层,目前已达到总进度的2/3。

   他说,该项目主体部分预计能在春节前实现封顶,明年“9·8”前争取开始试运行。届时,上古街公共停车楼将成为全省最大的公共停车楼,共分为A、B、C三库,可提供798个车位,总投资约2亿元,采用全自动机械式垂直升降类停车模式,可由电脑直接寻找空车位。停车楼项目与第一医院门诊大厅扩建项目融为一体,竣工后,停车楼可与门诊大楼直接相通。届时,除门诊接诊量将有所提升外,门诊楼、急诊楼与停车楼将会连成一片,方便市民就诊。

   此外,第一医院还实现了包括住院预约在内的全预约,增设了院内电子导航仪,并针对特殊病人开展了床边结算。通过一套“组合拳”完善便民服务。

   于伟国在调研中曾指出,“一定要加快项目建设,广大人民群众等不起,广大患者等不起。”同时对第一医院门诊大厅扩建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予以密切关注。


   中山医院
   内科大楼拟1月投用,可提供床位近600张,将成为我市床位最多的医院


   氤氲的筼筜湖畔,一座色彩明快的新大楼耸立于此,这不是湖景酒店,而是中山医院内科大楼。由于大楼主体已然成型,工人不必冒雨施工。但大楼内,忙碌的身影依然随处可见。记者进入大楼内的施工现场时,发现楼内装潢也已进入扫尾阶段,几名工人正在安装中央空调过滤罩。记者注意到,大楼内装饰细节处处透露出人性化,墙面全部使用铅瓷砖,标准病房金属门采用仿木外观,整体上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中山医院副院长梁敬兴介绍,内科大楼是市委市政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而兴建的民生项目,也是市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工程,总投资2.59亿元,后又增投近千万元,总建筑面积59145平方米,为地下2层、地上23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目前,外墙已全部落架,标准病房层室内装饰完成80%,争取今年年底组织竣工验收,明年1月份投用。

   投用后,内科大楼可提供床位近600张,停车位109个。中山医院还将改善180多张床位,床位数净增长400余张。届时,中山医院将成为我市首家床位数过2000张的医院。包括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在内的几乎所有内科及保健科室都将转移至此。新大楼还设有专门的骨髓移植病房。

   梁敬兴说,中山医院湖里分院也已经于8月3日封顶,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争取明年年底投用。湖里分院设置500张床位,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投用后,周边居民可就近享受到三级医院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改变区域医疗格局。

   于伟国曾在调研中指出,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科学合理地进行新医疗资源的规划布局建设,进一步拓展医疗卫生资源总量。


   第五医院
   预计年底在翔安动工,拟按1500张床位规模的三甲医院规划建设


   记者从相关项目负责人处了解到,备受瞩目的第五医院预计将于年底在翔安动工,目前各项手续正在审批当中。第五医院计划建筑面积为20.6万平方米,拟按1500张床位规模的三甲医院进行规划建设,一期将完成500张床位。届时,将极大缓解翔安居民就医难。

   另一计划床位数过千张的综合性三级医院五缘医院也正在积极筹建当中。


   公立医院改革
   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顽疾的重点


   于伟国在调研中曾表示,医疗资源布局建设上要更多地向岛外倾斜,岛外新建医院要发挥后发优势,建设一流硬件,引进高端人才,努力实现岛内外医疗卫生资源一体化。

   于伟国指出,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尽快实施药品“零差价”,改变“以药养医”状况,合理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合理控制次均医疗费用和总费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用药目录,重点增补一批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及疗效好的药品,鼓励大医院医生到社区坐诊。

   公立医院改革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顽疾的重点。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我市各大公立医院将取消药品加成,实现医药脱钩。

   此外,我市正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建设,积极推进慢病管理“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将部分术后病人转入分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以莲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目前已签约一千余户。我市基药目录已新增48种基本药物,可给慢病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文/图 记者 苏奇 通讯员 高树灼 陈芳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34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