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心用“死亡体验”做治疗 千人体验
“死一次”你敢吗
置死地而后生,向死而生……在面对死亡时,人的很多想法都会发生改变。
沈阳有一家心理咨询中心早在两年前就采用“死亡体验”的方式来做心理治疗,通过模拟死亡的方式,采用死前感言、宣读墓志铭、婴儿新生、新生感言等方式治疗来访者。目前已有1000多人体验过这种减压方法。
11月19日,记者也做了一次“死亡体验”。
空调箱子变“棺材”
“死亡体验室”诞生
在沈阳新华广场附近一家心理咨询中心里,一个约四五平方米大小的房间上赫然写着“死亡体验室”。本来在采访前有心理准备的记者在突然看到这几个字时,也被吓了一跳。
“害怕了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汤玉龙说,“我每天在这里睡午觉,很舒服。”
“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做心理治疗?”记者问。
“接待过很多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后,我发现很多道理他们比心理咨询师还懂。人是复杂的,也是难改变的,通过死亡体验可以让他们自省、放下。”
两年前,汤玉龙所在的心理咨询中心新买来一个空调,空调安上后,剩下一个2米多长、1米多宽的纸箱子。扔了可惜,不扔又没地方放。一名心理咨询师说,“这个大箱子很像棺材。”
汤玉龙想到韩国一家学院就将“死亡体验”当作一门课程,让一些年轻人珍惜生命,热爱人生。
于是,汤玉龙将纸箱子变成了“棺材”,将自己的催眠治疗室改成“死亡体验室”。
暴躁女高管
体验后变随和了
在汤玉龙提供的死亡体验录像中,记者看到辽阳一家国有企业女高管的死亡体验实录。以前的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经常斥责自己的员工。当她看到“死亡体验”时很好奇,就试了一次。回到辽阳后,丈夫和手下的员工都发现她性格变了,随和、宽容了。后来,她在自己的QQ签名上写了这样的话:“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汤玉龙介绍,沈阳一家企业的执行总经理才35岁,但因为工作的高压,使他看起来像55岁。这位总经理曾经四次试图自杀,都被家人、同事发现救活。
在充分体验了“假死一次”后,这位年轻的总经理人生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动提出降职,还经常到慈善机构去做义工。
记者在这名执行总经理写的“新生感言”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过去的35年,我以为我追求的东西是我必须要得到的。可是,我现在才知道,我以为我需要一片海洋,其实我只需要一杯水;我以为我需要一栋别墅,其实我只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记者体验“死亡”
感受安宁放松
19日,为了真实了解“假死”的感受,记者决定亲自体验一次。
走进死亡体验室,心突然宁静下来。面对着棺材前的镜子,需要写下“死前感言”。
记者写下这样一段话:“这是十年记者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采访。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仿佛真的在进行着告别。这一刻,我想到我的女儿,我希望她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我希望我的妻子、家人都保重身体。”
写完“死前感言”后,第二步就是“躺进棺材”,盖上纱布。
躺在这里的感受没有想象中的恐惧,在哀乐声中,却有一种安宁、放松的感觉。
5分钟后,记者听到婴儿啼哭的声音传来。
随后,在“今天是个好日子”的音乐声中,在心理咨询师汤玉龙的配合下,棺材被打开,记者走出“死亡体验室”。
整个体验过程让人抛却杂念、平静下来,“经历了这一切,你会感受到自己更有力量了,因为经历了死才更有勇气生。”汤玉龙说。
利用暗示减压
并非人人适合
“为什么假死一次,就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记者问。
“总体说是利用心理学的暗示原理,具体是暗示放下、暗示新生。暗示放下:就是在假死的时候,每个人的感受是无,过往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你只能放下;暗示新生:通过新生儿的哭声,‘今天是个好日子’等音乐暗示现在的你是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你,利用潜催眠的方式治疗人的心理创伤。”汤玉龙说。
记者了解到,心理暗示有很多经典案例。国外的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告诉一个死刑犯现在开始从你的血管里放血,血已经开始一滴滴往外流。半小时左右,这个死刑犯就死亡了。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死亡体验,本身也充满争议。“这种死亡体验会不会带来负作用,会不会把人吓着?”记者问。
“死亡体验是心理治疗的一部分,我们心理咨询师对死亡体验者是需要选择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这种体验。”汤玉龙提醒说。
据《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