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或可兼职“私人医生”
专家建议,社区医院可对辖内家庭划片,每个医生对应一定数量的家庭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我想有个私人医生。”这几天,本报关于“私人医生”的报道,引起很多市民关注。“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是否能在私人医生方面率先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市民林先生说。
如何让私人医生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是最多市民的发问。昨天,有不少专家建议,厦门或可探索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向“私人医生”的转型。
样本 厦门9年前就已探索私人医生
莲花社区的老吴,早在9年前就有了自己的私人医生。
每次私人医生到家里巡诊时,老吴都会从床上坐起来,迎接医生。由于长期患高血压、心脏病,老吴因为一次突发脑梗塞导致了偏瘫,后来在私人医生的料理下,他能坐起来了。
老吴的私人医生,来自一家民营医院莲花医院。医生给老吴建了一个健康档案,将他身体的各项状况详详细细记录着,每个月还会带上老吴的常用药,上门给他检查。
“如果有什么不舒服,打一个电话就能咨询,状态不好的时候,医生还会到我家里来。”
“让普通家庭也能享受到私人医生的服务,厦门早在9年前就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不过,当时的服务对象仅局限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一位业内人士说。
2003年,思明区嘉莲街道与莲花医院签订协议,实施“银发安康”计划,服务对象是嘉莲、莲兴、松柏、莲秀、盈翠、长青、华福、莲西、龙山、莲花五村等社区的5000名退休老人。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这份协议里,服务内容包括:为社区退休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每年为老人提供一次免费体检;开设就诊绿色通道;建立慢性病随访制度以及开设家庭病床;街道网站设立“银发安康”网页,老人们可在网上咨询并指定医生作答等。
“尽管当时没有提出‘私人医生’这个概念,但其实,这个计划里的很多服务已经属于私人医生范畴。比如定期上门随访、体检,随时可电话咨询、全程导诊等。”一家公立医院下属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
厦门的这种探索,一度引起了全国的关注。2004年4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五部门共同组成的调研组还特意来到厦门,考察这一模式。
建议 社区医院可率先转型
“在厦门,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全科医生,有的还推出了全科团队。”一位业内人士建议,厦门或可探索,社区医院医生向“私人医生”的转型。
社区医院的医生,要进社区很方便,这也有利于随时上门。他建议,每个社区医院可以对辖内的家庭进行划片,每个医生对应一定数量的家庭。“愿意的家庭或者社区居民,就可以和这些医生签约,请他们作为自己的私人家庭医生,随时可电话咨询,必要时上门服务。”
私人医生的核心职能之一是预防,未病先防。对于签约的居民,社区医生便是他们的健康“守护人”,如果居民不满意,也可以取消合约。
他说,私人医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健康保健,对慢性病进行防控治疗。“现在,很多慢性病都是直接跑大医院,这导致费用高、医保资金压力大、医患关系紧张。如果将慢性病的防控,主要放到社区医院,这对缓解看病难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在美国,私人医生一般称为家庭医生,家庭成员生病了往往会先去看家庭医生,再由家庭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转专科治疗。
每个家庭参加医疗保险的时候,都要在保险公司的医生名册上先选择一位医生成为自己固定的家庭医生。美国大部分的医生都和保险公司有合同,可以更换医疗保险公司,但医生一直是同样的。一般,人们去看家庭医生只要付基本挂号费,其他费用医生直接将账单给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