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台海新闻 >> 查看内容

台军重新调查军舰越界事件

2012-08-07 10:00:19海峡导报admin查看次数:977

涉事将官萌生退意 株连太多重创海军士气

      据台湾《联合晚报》6日报道 台当局“国防部”下令由“副参谋总长”高广圻上将主导的张凤强事件项目小组,于6日下午4时启动调查机制,要求海军前168舰队长张凤强赴 “国防部”接受询问。据悉,在重新调查中,海军司令出身的高广圻对此案的态度,将是关键。

      张凤强因在操演中指挥168舰队驶出台湾 “防空识别区(ADIZ)”、接近日方ADIZ,遭到军方重惩并移送法办,此案引起各方质疑。张凤强已因此案萌生退意,而海军舰指部曾因此大肆派遣政战人员对参演官兵进行约谈并做笔录,不少中阶军官也准备打报告退伍。消息人士指出,由于张凤强的舰队越界近12小时都无人阻止,自 “统裁部总裁判长”刘俊英以下一干人等都脱离不了责任;一旦全部处分,株连甚广,将是海军继“拉法叶”舰采购弊案之后的最大风暴。

      台军“联督部”、“作战次长室”、“情报次长室”等项目小组成员,将就张凤强在训练总验收中下令支队航出“防空识别区”的战术构想、操演通联、日机凌空等情境进行全盘检视,“政战监察”与“军法部门”也将列席,以确认违规与否。

      台 “国防部”发言人罗绍和6日表示,张凤强率舰驶出“ADIZ”,此事单纯只是操演纪律的问题。对张凤强是否惩处过重,还有讨论空间。若海军处分得太重,将可变更处分方式,军检也可以不起诉,还张凤强清白。但若确涉严重违反演习纪律,则依律惩处。

      军舰越界事件发生后,台海军内部质疑严惩168舰队是 “自我设限”,高层“先射箭、再画靶”的处理方式对部队士气影响很大。张凤强在演习期间的所有指挥处置,全部摊开在海军司令部与台“国防部”的眼皮底下,随舰队出海的 “统裁部”测裁组全程目睹,并未反映处置不妥。但是日本的“询问”,导致海军司令董翔龙“震怒”,事后的株连惩处,让官兵噤若寒蝉、相当心寒。

      岛内舆论也批评,仅仅是在公海短暂航行,台军就抬出军法威吓,让外界以为台湾媚日求和。

      深度阅读

      敏感区域与“过度反应”

      军舰越界、日方抗议、海军重惩、舆论质疑、军内反弹……台军168舰队演习越界事件,在多方介入之后,已经从一起单纯的军演意外,向一场政治风暴演变。

      拨开扑朔迷离的表象,这场风波不过是台湾社会针对一个敏感区域的两次“过度反应”。

      风波中涉及的与那国岛,虽然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日本琉球列岛冲绳县,但地理位置却与台湾更为接近 (距琉球本岛509千米,距东京2028千米,距离台湾仅110千米)。当年美军将琉球“行政权”转给日本时,曾以东经123度划分台湾与日本的防空识别线并沿用至今,造成与那国岛上空2/3的空域为台湾 “防空识别区”,1/3的空域为日本西南防空识别区的特殊现象。日本飞机通常需要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后,才能降落与那国机场。

      2009年7月,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从冲绳那霸飞抵与那国岛访问时,甚至在空中遭遇数架台军战斗机,日方不得不紧急派出两架F-15战机前往护航。但因为此处特殊的“防空识别区”设置,日方虽然不满却也无法正式抗议。

      长期以来,台军一直在与那国岛附近海域开展军事演习。据称与那国岛渔协的窗口,也常贴着台海军在附近海域举行演习的布告,日方对此也一直反应平淡。近年来,因应日益紧张的钓鱼岛议题,日本显著加强了对与那国岛的控制和军事巡视,因为负责监控钓鱼岛海域的日本海上保安厅母港主要设在冲绳那霸,距钓鱼岛约420公里,一旦钓鱼岛“有事”,日本增援舰艇最快也需要8至10小时才能赶到。而与那国岛距钓鱼岛只有约170公里,日本将该岛纳入钓鱼岛封锁体系,可以大幅增加钓鱼岛海域的舰艇数量,并能有效监视从台湾和大陆前往钓鱼岛海域的船只。

      如果不考虑钓鱼岛议题的新热度,台军168舰队在演习中靠近与那国岛,其实并不奇怪。

      据了解,168舰队此次的演习课目是假想台湾西部海空优势尽失,舰艇要往东岸保存战力,同时模拟解放军有两艘导弹快艇追击,为避免暴露在导弹射程范围内,台军确有在台湾“防空识别区”外围保存战力的作战计划。张凤强率舰队向东航行到距与那国岛13.5癹处,也并未进入日方主张的12癹海域。在台退役海军中将兰宁利眼里,躲在与那国岛附近,寻找机会出其不意突袭攻击方,张凤强这次的战术颇有创意,也显示出旺盛的求胜心,“这是军方应该要鼓励的”。

      但因为做了 “未经统裁部核定”、“超出操演计划范围”的决定,导致台军被“日本交流协会”、日本自卫队官员两度查证舰队意图,张凤强被海军以“违反演习纪律”为由记大过并“拔掉”现职。台湾战略位置敏感、国际处境微妙,钓鱼岛如今又处于风口浪尖之争,台军处理演习部队的“不谨慎”举动不难理解,但因为日方“非抗议性关切”,台海军就对张凤强重罚,确有“过度反应”之嫌。

      此事经台媒密集报道解读后,台日之间的复杂情感和保钓民族情绪迅速发酵,军舰越界事件又迅速往“军方媚日”发展。在媒体舆论和台湾社会的另一种“过度反应”之下,张凤强和168舰队迅速从一起“军法惩处”案件,变成牵涉多方的政治风波。

      许多“立委”声援张凤强,认为此事是台军 “作践自己”,“如果舰艇接近他方海域就得受军法制裁,未来如何处理东沙、太平岛和钓鱼岛的问题”?拥有海洋专长的“立委”邱文彦甚至拿出相关条文,证明168舰队是在台湾海域活动。台军重罚舰队长,等于在国际上宣告放弃相关权益,限制缩小“主权”与“管辖权”。本来就在保钓议题上左支右绌的马“政府”,在这场风波中更显被动。

      在这种形势下,台“国防部”成立项目小组重新调查此案也就很好理解了。接下来,如何在军事纪律、社会舆论和民族情绪之间找到平衡点,台军乃至马“政府”的考验还很多。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7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