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迷恋网络 患上精神分裂症
本报讯(通讯员 陈达捷 记者 苏奇)据统计,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是网络使用者中最庞大的群体,占上网总人数的60%以上,本报在假期新闻季特刊的调查显示,70%学生假期都选择宅在家里玩游戏、看电视。
仙岳医院心理科张振清医生提醒家长,学生疯狂上网不仅会对身心造成伤害,易产生网瘾,甚至有学生因此患上精神心理疾病。
中考刚结束,小沈回家后,书包往沙发上一扔,饭也顾不上吃便一头栽进网络里,开始了他的“游戏暑假”。“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都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我们偶尔想跟他说话,他就一脸不耐烦。有时深更半夜了,他还开着电脑在玩。”小沈的妈妈很苦恼,以前活泼开朗的儿子,现在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同学家长交流,情绪也变得不稳定,反而玩游戏的时候特别开心、兴奋、有自信,离开了电脑又变得兴趣索然、烦躁易怒。刚开始家长认为只是网络惹的祸,控制了他使用电脑的时间,小沈的情况也不见好转,妈妈将他带到了仙岳医院心理科。
张振清医生接诊中发现他对人有高度的防备性,不愿意与人交流,觉得现实中的人都是不可信的,谈起游戏则滔滔不绝,在其他方面的沟通还存在着逻辑思维障碍,经诊断,张振清判断小沈已经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必须接受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在医生和家长的帮助下,小沈减少了上网时间,将对网络的依赖逐渐转移到阅读、运动和社交上,逐渐恢复与别人的正常沟通。
张振清指出,网络成瘾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精神心理方面的隐患,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抑郁症等,患者因脑功能受损,无法适应正常持久的学习、工作,为逃避而进入网络世界,让家人误以为仅仅是网络扰乱了孩子的正常生活,错过了及时就诊、治疗的最佳时机;还有些孩子因为长时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医嘱】
自我暗示控制上网念头
张振清建议,上网时间不宜过长,学生要懂得自我约束,控制上网的时间。在上网过程中,应每隔一段时间起身走动、休息,不宜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有了想上网的念头时可以采用反复自我暗示,比如,用“现在应该学习、锻炼、休息,而不是上网”的自我暗示控制上网念头,每当抵制住了诱惑,就进行自我鼓励,如“今天我克服了网瘾,要继续坚持”。形成良性刺激的同时,加强意志,使上网的欲望得到抑制。
学生还应注意丰富业余生活,如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参加体育锻炼等,将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健康的、有意义的活动中。一旦出现网瘾,要尽早到医院诊治。父母也应更多地关心成瘾者,为他们戒网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人际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温暖,满足成瘾者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的心理需求,改变去网络中寻求心理满足的不健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