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护士以细心耐心感动患者
【核心提示】
在医院里,护士是与患者直接接触最多的群体,是病榻上人们心中一盏温暖的明灯。当今护理学快速发展,早已不只停留在打针、换药、翻身等传统护理层面上,而是形成了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的应用科学。可以说,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着一家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今年“七一”期间,为纪念建党91周年,中山医院在举办“首届优秀团结协作科室”评选活动的同时,还举办了“首届十佳爱岗敬业护士”评选。10位优秀护士经过支部推荐和全院网络直选,最终脱颖而出。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护理工作始终坚持 “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凝聚力,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推动护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在卫生部、省卫生厅及市卫生局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公立医院评价”检查工作中,中山医院的护理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各方高度评价。在厦门市护理质量检查中,连续四年总分第一。2010年,中山医院成为厦门护理学会理事长单位;2011年,成为厦门市首个市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2012年,在厦门市重点专科评审中,在护理专业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评专科护理重点学科,实现闽西南地区专科护理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2010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至2012年4月初,两年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部病区都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病人满意度得以稳步提升。“夯实基础护理,深化专科护理。”针对不断增长的患者需求和社会需求,中山医院开设了PICC维护门诊、糖尿病教育门诊、造口伤口门诊,再加上肿瘤、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等专科方向的专科护士共有20名,不久前又选送了血透和康复专科护士外出培训。如今,中山医院的专科护士培训、护士同工同酬待遇等特色做法,在区域内还发挥了辐射和示范作用。
教学、科研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工作实现了护、教、研的全面发展。中山医院在科研方面为护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开展科研工作的环境条件,有效激发了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及开展科研的积极性,活跃了护理学术气氛。2012年5月,在福建省护理协会组织的福建省护理产学研创新奖评比中,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丽娟、张锦辉的《血便比色卡的设计与应用》荣获第五名(居三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厦门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唯一获奖的医院。
【服务感言】
●王宝春(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郭丽华(急诊部护士长):
用细节打动病人,用真诚感动患者。
●刘亚黎(胸外科副护士长):
用爱心、耐心感化人心。
●姚娇(手术麻醉科护士长):
您的健康,我的使命。
●陈丽娟(普外科副护士长):
用心聆听,用心关注。
●梁芳(现任PICC主管护师):
面对饱受疾病痛苦的患者,多一点微笑,多一点鼓励,使护士这份神圣的职业因感动生命而更加伟大。
●张亚妹(门诊部护师):
尽心尽力地去帮助每一位病人。
●欧娟娟(肾内科护士):
从心开始,用心去做;感受生命,呵护生命。
●张绍华(呼吸内科护师):
微笑在我脸上,服务在我心中。
●何宝英(肿瘤内科护士长):
用心、细心、爱心、守护真心。
【人物原声】
张锦辉(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厦门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厦门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
医疗与护理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只有共同发展才能齐步前进。以前,护理队伍是以中专教育为主体的,但随着医学的发展,随着医生队伍学历和职称的飞跃性变化,护理人才的学历和能力也需相应地不断提升。
早在十年前,中山医院就着手有计划地改善护理队伍的建设。引进厦门市首位护理学科带头人;1996年引进厦门市首位本科护士;2007年引进厦门市首位硕士护士;2011年中山医院一位护士考上复旦大学护理专业博士,是厦门市首位护理博士(在读)。还有对专科护士的培养,2005年底选送护士培训重症医学专科护理。随后几年中,医院不间断地选送护士进行专科护理培训,目前全院已有七个领域20位专科护士。2008年8月开设了PICC维护专科门诊,开创了厦门市护士坐诊的先河。
十年磨砺,一朝展翼。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成长,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人才梯队不断得以提升,目前全省正高级职称的护师只有二三十位,而中山医院就有五位;国家要求2015年前三甲医院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占80%以上,而中山医院目前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已占81.68%,提前达到了国家要求。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