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厦平均每年新增听力障碍婴幼儿60—70名

2012-07-03 11:47:10厦门商报admin查看次数:842

专家:不及时治疗会由聋变哑

医生在进行儿童听力检测。

  “没有听力会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昨天下午,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咽喉科主任刘荣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我国先天性听力障碍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1%-0.3%,厦门为0.28%,处于中上位置。

  据悉,我市每年都会对3万多名新生儿进行筛查。结果显示,我市平均每年新增听力障碍婴幼儿60-70个。“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变成聋哑人。”刘主任解释说,7岁前,尤其是3岁前是孩子学习语言最关键的时期。如果超过7岁,孩子即使有了听力,讲话也不会利索。

  刘主任告诉记者,他在临床中常常接诊到因听力障碍发现太迟而由聋致哑的孩子。而这些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如果能在早期及时治疗,花费约是50 万元,一旦错过治疗期,成本就要增加到75万元。

      【相关案例】

夫妻卖房给儿子换耳蜗

  “只要孩子好,怎样做都是值得的。”说到9岁的儿子,曾住岛内莲花的步先生觉得很欣慰。

  2003年,步先生的妻子生下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孩子刚出生,步先生夫妻就带着孩子做了听力筛查。老大的听力健全,一次通过。可老二却连续三次筛查,也没能通过。到了老二6个月大的时候,正式被医生确认为极度听力障碍。

  “当时老二左耳的听力是90分贝,右耳是95分贝,而在医学上只要超过了90分贝,就是属于极度严重听力障碍。”这个结果,让步先生夫妻觉得有如晴天霹雳。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是为了孩子,他们毫不犹豫地卖掉了在岛内的房子,到海沧租房子住,凑钱给孩子做了人工耳蜗移植手术。

  庆幸的是,因为治疗及时,手术非常成功,现在双胞胎兄弟都上小学三年级了,跟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几年来,房价飞升,但是说起当时的决定,步先生说自己不后悔。“孩子正是学说话的时候,如果没手术,现在成了聋哑,我才会后悔一辈子。”

     【相关新闻】

聋儿可获得补助

1-5岁孩童可优先补助耳蜗手术或配发助听器

  记者昨日从市妇幼保健院获悉,该院耳鼻喉科听力筛查诊断中心已被确定为我市“七彩梦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七彩梦”)项目的惟一定点筛查机构。

  据介绍,“七彩梦”是中国残联开展的一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在救助听力残疾儿童方面,该项目拟为全国16865名中低收入家庭的聋儿配发人工耳蜗,补助人工耳蜗手术、术后康复训练等经费;为1.8万名贫困聋儿配发助听器,补助康复训练经费。

  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咽喉科主任刘荣生介绍,该计划具体救助条件为:年龄7周岁以下,以1-5岁儿童优先;7-17岁经听力语言康复后,已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语前聋患者及18岁以前的语后聋患者;听力损失为重度以上,无并发症,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能配合并保证受助人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

  需要提醒的是,厦门的聋儿家属,想要获得“七彩梦”项目的援助,可到区或市残联进行登记,或登录“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进行申请。然后到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筛查,筛查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专家门诊时间为周一、周三和周六上午。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36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