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中国投入40多亿试点异地搬迁 防治大骨节顽疾

2012-07-09 09:50:00新华网admin查看次数:656

      (行走中国·藏区行)中国投入40多亿试点异地搬迁防治大骨节顽疾

      新华网成都7月8日电 母亲和妻子都患有大骨节病的昂科在两年前和1000多名本村村民一道告别了逐草而居的生活,在阿坝县查理乡塔洼村定居下来,成为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项目的受益者。

      利用政府补贴和贷款,昂科在塔洼村盖起了一幢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小楼,除饲养60多头牲畜外,还考虑在一楼开门市,在楼上开茶楼。他的两个孩子都被送到政府开办的寄宿制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塔洼村村支部书记泽白说,在搬迁前的大骨节病普查中,昂科所在的村子查出一度患者166人,二度患者25人,三度患者9人,基本上每家都有一名大骨节病患者,最严重的患者关节全部变形,丧失劳动能力,轻度患者手脚不方便,劳动能力比正常人差得多。

      “由于牧区高山放牧不方便,很多人以前就待在家里,不愿意去治疗,因为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所以也就习惯了,时间拖久了,病就严重了。”泽白说。

      转机开始于2008年。根据部署,阿坝州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大骨节病区异地搬迁和异地育人的建设试点。项目历时五年,规划投资32.1亿元,涉及异地搬迁、异地育人、更换粮食、饮水安全、社会保障、移民安置、卫生防治和科技攻关等9项综合防治措施。

      资料显示,大骨节病在中国病情重,分布范围广,主要发生在黑、吉、辽、陕、晋、甘、藏、青等15个省份。在国外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多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平原地区少见。它的基本病变是发育中儿童的关节透明软骨变形与坏死继发的骨关节炎。由于其病因至今仍未查明,大骨节病目前在国际上仍被看作“医学谜团”。

      今年是项目的收官之年。来自阿坝州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4月,这一项目试点共到位资金42.2亿元。目前,阿坝州病区已有5.57万人住进新房,当地政府已为病区14.46万人供应口粮6973.74万公斤,在399个贫病村实施饮水工程,完成12.6万人的饮水安全。

      为帮助搬迁居民发展经济,政府部门还引导居民建设优质蔬菜、特色水果等产业基地,栽培中低温食用菌,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引进良种公畜和发展特色产业。

      由于塔洼村位于查理乡的主要聚居区,且毗邻远近闻名的查理寺,人员往来活跃,昂科觉得定居下来后,不仅有了房子,生活条件改善了,而且可以在放牧之余经营茶楼,拓展家庭收入。

      记者了解到,在异地搬迁实施过程中,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20家科研单位的200多名专家组成了攻关组,建立了大骨节病流行风险的地形综合指数模型,通过对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和海拔的综合分析,判定某一地点大骨节病情的风险程度,为地方政府选择搬迁定居点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防控规划提供依据。

      专家组还对阿坝州12个县95个乡镇的379个村的病区进行了普查,发现大骨节患者41184人,临床患病率为6.32%,这些病人已全部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

      四川省科技厅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专家组认为病情与病区饮用水、土壤、粮食中硒含量呈比较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硒摄入量越低,病情越重,因此阿坝州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理生态低硒是该区域大骨节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人员还证实了粮食T-2毒素污染水平与大骨节病呈相关关系。

      通过对阿坝州壤塘县110名生长发育期儿童(其中32名手部X线有异常表现)进行干预研究,专家组发现补充微量元素硒、碘和维生素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儿童干骺端、骨端、骨骺病理损害,又能对正常儿童骨骺起保护作用,从而阻止疾病发生。因此,补硒和换粮可能是目前防治儿童患病最安全且经济有效的措施。

      目前,病区内2.64万名儿童已被全部纳入非病区学校就读,政府为每人兑现每月100元的生活补助和离校2个月的口粮,解决了310所学校的供水问题,改扩建校舍15.56万平方米。

      通过在病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阿坝区的大骨节病情目前已初步得到控制,致病危险因素基本消除。

      然而,由于大骨节病的病因和防治研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专家组和阿坝州政府都认为,目前的成果仍是阶段性的,要从根本上消除疾病对病区群众的威胁、避免因病返贫,还应该继续开展大骨节病科技攻关,加强对病区患者的长效社会保障。(参与采写记者:程云杰孙阳海明威党文伯)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5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