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迈士通无人机只是个“空壳”
知情人士爆料:当年试飞的是“航模”,所谓订单也是编出来的
这三架迈士通当年展示的无人机被指是空壳。
出借一架无人机空壳给迈士通用于展示的知情人士透露,迈士通试飞的无人机只是有人操控的“航模”。
迈士通原高管证实,该公司自主研发无人机未能试飞成功,所谓“5架订单”也只是口头询价。
市科技局确认,迈士通航空项目申请科技扶持未通过立项。
商报记者 | 邱予
实习生 | 胡雅真
“没有发动机,它怎么飞上天?它就是个外壳样品。”债权人阿良(化名)昨日对记者说,厦门迈士通集团去年高调宣称研制成功无人机只是一个噱头。
知情人士:
3架展示机是空壳
近日,阿良正式从厦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领回了《报警回执单》。此前,他联合其他债权人前往厦门市公安局提交控告书,控告厦门迈士通集团董事长赵剑青集资诈骗罪及抽逃出资罪。拿回了《报警回执单》,阿良的心情还是非常沉重,迈士通欠他的4680万元民间借贷,他不知道该找谁要。
说到令赵剑青声名鹊起的无人机项目,阿良非常无奈地表示,做航空出身且有一位同班同学在迈士通当高管的他,非常了解迈士通无人机的内幕。去年,迈士通在厦高调展示3架无人机,并宣称已接到5架订单。但阿良说,那3架都是空壳,里面根本就没有发动机。
事实上,当时迈士通号称这些无人机是他们自主研发的产品,可是当有记者追问迈士通无人机项目负责人时,该负责人却回避了这个问题,只说在无人机领域技术借鉴是比较常见的。
“他那么高调,如果他的无人机真的试飞成功,肯定会把视频资料到处播放,而且在试飞时也会请媒体去报道。”另一位知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虽然赵剑青很想上无人机项目,但在对外发布时,至少迈士通的无人机技术是达不到研发生产要求的。“它是个高科技的东西,怎么可能用一两年时间就研发出来?”
昨日,一位迈士通原高管也向记者证实了阿良的说法。这位知情人士说,当时展出的3架无人机确实是空壳,里面根本没有安装飞控系统。不过,这并不代表迈士通在研制无人机方面没有做任何事情,“迈士通研发出了自己的无人机飞控系统,但是一直没能试飞成功,所以,后来赵剑青才会按他的老手段直接从外地购进了一架无人机充门面”。
业内人士:
他们试飞的是“航模”
近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借给迈士通一架无人机空壳的阿翔(化名)。阿翔曾介绍一位同学给赵剑青负责无人机项目,而阿翔自己则在深圳从事无人机研究已有10多年时间。
阿翔告诉记者,事实上,赵剑青曾提出要直接跟他合作,但他说无人机是一个高科技项目,要求赵提供500万元研究经费,赵没有同意,合作一事就搁浅了。但出于老同学在迈士通工作的缘故,他去年借了一架无人机空壳给迈士通作展示用。阿翔还说,赵还从北京一企业买了2架无人机空壳,这3架无人机空壳都出现在公众面前。
迈士通不是曾宣称无人机试飞成功了吗?阿翔笑着告诉记者:“那是买别人的设备和零件拼装起来试飞的,而且当时根本就没有按无人机的试飞要求进行长距离试飞。”阿翔介绍,迈士通的无人机试飞时地面有人在操控,并不是自动驾驶的,所以,专业人士更愿意把他们试飞的那飞机叫“航模”。
对此,迈士通那位原高管告诉记者,迈士通研发出了自己的飞控系统,但试飞中一直没有成功,“就是一飞上去就落下来那种”。
【相关新闻】
迈士通原高管:
“5架无人机订单”子虚乌有
谈及当年迈士通宣称有企业向他们下了订购5架无人机的订单,将马上进入产品生产环节,一位迈士通原高管昨日告诉记者,事实上,所谓的“5架无人机订单”只是一家单位询价,并口头达成了初步意向。“但因为客户参数要求非常高,我们当时已经没有钱购买相关零件进行组装,所以,这事也不了了之了。”该人士说,如果这5架订单真拿下来,迈士通的无人机项目或许就有救了。
阿翔告诉记者,按他了解,迈士通当时并不具备研发无人机的能力,虽然它确实投入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想用这个高科技项目向有关部门要政策、要扶持,“但它有这个心,没这个能力”。
阿翔说,无人机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研发资金投入非常大。“民营资本都要求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你要想搞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研发的高科技产品,非常难!”阿翔认为,迈士通当时走的是“拔苗助长”的路,不够踏实。而他借给迈士通的无人机空壳现在还在厦门,没有要回去。
事实上,赵剑青曾经有过“无人机王朝”的梦,而且也为之努力过。去年1月11日,位于同安的厦门迈士通航空基地奠基、包括招聘百名硕博在内的1500人规模的“迈士通中央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等,都表明赵的这个梦曾经接近实现。
而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日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民用无人机的行业门槛并不高,制造无人机只需要购买合适的配件,进行组装即可。但企业要进入无人机市场,成本相对较高,如今每架无人机的价格已达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在国内,北航、南航、西工大是国内无人机研制的主要基地重点研制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的构建成本也比较高,民营企业进入此领域进行大规模生产,除了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还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观察人士指出,迈士通创造的“无人机”神话背后暴露出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操之过急的弊病。在一个科技含量高、研究人员需求层次高的大项目背后,要有相匹配的雄厚资金支持,而迈士通走得有些急。
市科技局:
该项目曾申请科技补助,但未通过立项
“当时迈士通的无人机项目有向我们申报科技补助经费,但没有通过我们的立项。”昨日,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迈士通是厦门本土发展起来的一家民营科技型企业,最初,市科技局确实给予了迈士通连接器研究中心一定的科技经费支持,但在航空项目科技经费扶持方面,该公司的无人机项目则没有通过立项。
坊间传闻,赵剑青通过申请科技经费扶持就赚了不少钱。这位负责人对此给予否认。他说,按照科技部门研发机构补助管理办法,科技企业要先投入,之后才能得到科技补助,“具体比例是按照企业实际研发资金投入的20%—30%进行补助,最高不能超过1000万元”。该负责人说,他们在发放补助时,会对企业的研发设备、购买发票等进行严格的调查评估。
事实上,该负责人称,针对迈士通的快速发展,他也曾向赵剑青提出3个质疑。首先是人才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是,市场容量有多大?第三个问题是资金如何解决?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一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就是社会的企业,而不是某个人的企业了,所以在赵碰到危机时,科技部门还是通过各种关系,想方设法给他当“红娘”,想为他解决融资、股权转让等问题。“当时我们就想,迈士通走到今天这样的规模确实不容易。在它碰到问题时,作为科技主管部门,我们应该为企业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至于赵剑青的巨额民间借贷,他也是事后通过报道才知道问题有这么大,“如果当时我知道他这样做,一定会提醒或阻止他的”。该负责人说,科技企业的最高利润不会超过40%,扣除生产成本等,利润空间并不大,哪怕是借月息1%的民间借贷来维持生产,最终企业也会走向灭亡。更何况债权人称,迈士通借贷的月息最高达到4.5%,合年息算高达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