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医疗机构联手做体检:一“揽客”一家刷卡
厦门日报讯 近日,在市纠风办和卫生监督部门配合下,市劳动监察支队、社保中心迅速对一件网上举报进行调查,初步查明一起非医保定点单位招徕体检人员体检,再转由另一家医保定点机构刷社保卡,然后两家按比例分成的医保违规案件。
蹊跷
门诊部体检发票
是别家医院的?
该案事发缘起一条微博的“报料”。一位出租车驾驶员通过微博说,他所在的公司要求驾驶员到位于前埔潘宅路的洁宇门诊部进行例行体检。该门诊部的人说,体检收费可以有两种选择:付现金160元或刷社保卡,刷卡则从个人医保账户扣184元。驾驶员大多选择了刷社保卡。门诊部的人又表示,得把社保卡留在门诊部,待3天后体检报告出来时才来领卡。这位驾驶员质疑道:在洁宇门诊部进行的体检,体检报告也是“洁宇健康管理中心”出具的,可发票落款为什么却是天济医院的呢?
这条微博引起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的重视,立即批示劳动监察支队和社保中心介入调查。5月16日上午,社保中心通过网上稽核平台,果然发现坤驰、盈华、联亿3家出租车公司的3000多名驾驶员今年以来都有在天济医院的刷卡记录,金额都是184元左右。刷卡记录显示情况异常。
社保中心将这一情况向市纠风办进行反馈。事关群众“救命钱”的安全,市纠风办立即组织工作人员和行评代表介入,并协调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配合社保中心和劳动监察部门开展调查。五组调查人员当天下午走访了3家出租车企业和出租车驾驶员,到洁宇门诊部、天济医院收集相关证据资料。
调查1
出租车驾驶员从未到天济医院体检
华灯初上,各调查组陆续回到市劳动监察支队,连夜对调查情况汇总和分析。
据出租车企业提供的信息:从2007年开始,几家出租车公司每年都组织驾驶员体检。因有驾驶员反映去大医院体检价格高,出租车企业就联系医疗机构,让驾驶员用最便宜的价格完成每年体检。此前,有些出租车公司“定点”在另一家医院,后该院因没有体检资质被卫生部门查处。2011年,这3家出租车公司将体检转到洁宇门诊部进行。洁宇门诊部将印制的《厦门出租车行业体格检查表》放在出租车公司,司机领取后加盖公司印章后前往洁宇门诊部体检,再将体检报告交到公司。在联亿公司与洁宇门诊部签订的协议中,除了要求洁宇门诊部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出租车驾驶员体检外,还特别对价格进行约定,明确每个驾驶员的体检费为187元、优惠价160元,但协议中并未提及可以使用社保卡。
出租车公司相关负责人都表示,驾驶员都在洁宇门诊部体检,并不曾去过天济医院。
调查2
在洁宇门诊部发现了数十张社保卡
根据前往洁宇门诊部调查的人员反馈情况,他们巧遇前来领取体检报告和社保卡的驾驶员李某。检查人员发现,李某的体检报告落款是“洁宇健康管理中心”,可社保卡刷卡发票却是天济医院的。此后,又有五六名驾驶员来领体检报告和社保卡,情况也都是这样。检查人员对这些驾驶员制作了调查笔录。
在该门诊部服务柜台内,劳动监察和社保部门人员还查获65张社保卡,都是驾驶员放在这里刷体检费的。根据一份2月份以来的驾驶员体检登记册,也都证实了这一情况。
尽管洁宇门诊部负责人辩解说,他们是与天济医院合作开展体检,但现场几位驾驶员都表示,所有体检项目都是在洁宇门诊部完成的。
调查3
两家医疗机构的辩解露出破绽
根据调查掌握的证据,执法人员连夜对两家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调查询问。
天济医院与洁宇门诊部负责人都辩称,两家机构签订了《转诊诊疗体检合作协议书》,由天济医院派检验人员到洁宇门诊部,负责尿检、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型等6大项检查。上述体检项目如果是现金结算,归洁宇门诊部所有,医保基金结算部分,则由天济医院与洁宇门诊部“六四分成”。
由于在前期的调查中已经掌握了大量证据,上述的辩解很快露出了破绽。例如,天济医院一再说检验人员是他们派出的,但卫生监督人员查明,天济医院所说的那些体检技术人员,实际在卫生部门的备案服务处所都是洁宇门诊部,工资也是由洁宇门诊部支付的,天济医院并没有支付任何报酬。
经充分调查,这起案件无论是天济医院,还是洁宇门诊部都存在医保违规行为。劳动监察部门正抓紧对该案进行查处,社保中心根据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已经先行中止了天济医院的医保定点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卫生监督部门也对洁宇门诊部的违规诊疗行为开展查处。例如,该门诊部自称为出租车司机进行了10个项目的体检,其中的X光胸透项目未获得卫生部门的《放射诊疗许可证》。
市行评代表 黄永平 曾焕生 丁晓兵 严爱平 记者 黄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