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你的血管颜色健康吗?

2012-05-18 11:39:22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5113

沉淀在血管内的各种垃圾
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运到全身各处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运走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俗称“血管清道夫”。

   本报记者 楚燕

   对于一个处于“绿色”低危区的患者而言,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4.14mmol/L以内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一直处于“赤色”极高危区的患者,就应当控制在2.07mmol/L以下。昨天,厦门市心脏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焱博士接受采访时特别指出,今年“5.18血管健康日”的主题为“健康是有颜色的”,也就是根据“赤橙黄绿”危险分层,把患者划分为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高危、较高危、低危人群,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

   心脑血管疾病成头号健康杀手

   王焱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头号健康杀手。仅就心血管疾病而言,我国患病人数已达2.3亿,每年死亡人数多达300万,相当于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10年,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心血管病学界曾有专家预估,‘拐点’将在2020年左右出现,之后患病率有望保持平稳不再上升。可是我认为,目前大众对心血管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拐点’的出现恐怕要延迟到2030年。”

   王焱的担忧不无道理。据悉,吸烟、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家族遗传等是心血管病的主要高危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具备得越多、时间越长,患血管病的概率就越大。在我国,2亿人患高血压,2.3亿人患高血脂,3.5亿人吸烟……血管病防治可谓任重道远。

   血脂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在诸多高危因素中,高血脂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王焱表示,近年来我国高血脂人群快速增加,高血脂带来的心血管死亡危害高达77%。

   血脂升高对血管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堵塞血管,患者不一定有外在的胸闷、胸痛的症状,但这些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破裂、脱落,导致心梗、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病变,很多猝死都因此而来。王焱说,其实,人的一辈子长期在与动脉粥样硬化做斗争,“到了20岁,已有10%的人血管壁出现粥样硬化斑块;50岁时,50%以上的人血管有粥样硬化斑块,有幸活到90岁、100岁,这个比例是100%。”

   王焱强调说,心脑血管病是可防可控的,其中控制血脂尤为关键。

   “赤橙黄绿”分层管理更科学

   血管健康日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共同倡议并发起的。今年的血管健康日着重强调“健康是有颜色的”,提倡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危险因素,实行“赤橙黄绿”危险分层,划分出极高危、高危、较高危、低危人群,不同人群的血脂检验参考值是不一样的,这样能方便医生更好地根据分层进行相应的治疗,也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程度。

   王焱举了个例子。以低密度脂蛋白为例,处于“绿色”低危区的人控制在4.14mmol/L以内即为正常,处于“黄色”区的人应在3.37mmol/L以内,“橙色”区的人为2.59mmol/L以内,“红色”区最危险,应控制在2.07mmol/L以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实上很多患者包括医生还不具备这方面的意识,只是笼统地采取4.14mmol/L或3.37mmol/L的单一标准。

   近年来,心脏中心一直致力于心血管病的分层防治管理,取得不错的效果。“我们指导患者在看自己的血脂检验报告时,不光只是盯着箭头上下,还要明白自己处于哪个层级,怎样才算治疗达标。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心梗等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甘油三酯新制单位(mmol/L)换算成旧制单位(mg/dl),是将新单位数乘以88.545即可。例如一患者血甘油三酯为3.5 mmol/L,若换算成旧制单位,应为3.5×88.545=309.9 mg/dl。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49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