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医生支招别让“初夏病”缠上你

2012-05-09 10:52:41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745

      这几天天气变化剧烈,很多人都生病了,市中医院的收费处挤满了患者。(舒田 摄)

     立夏伊始,天热气潮,时常出现阴晴交替、冷暖变化的情况,一些疾病也悄然缠身,如热感冒、胃肠病、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等。市中医院保健部主治医师曾晓婷提醒,市民要警惕这些“初夏病”。

     记者 苏奇 通讯员 黄琳 张旭灿

     当心热感冒,空调温度要适宜

     热感冒(热伤风)是入夏时节常见的疾病,症状一般表现为发热重、发冷轻,头痛、恶心、流稠鼻涕、口渴、咽部红肿疼痛、痰黄稠、周身酸痛等。

     曾晓婷说,天气转热后,汗腺打开,毛孔疏松,人们如果贪图凉快,空调温度调得太低或猛吹电风扇,邪风容易乘虚而入,使人体免疫功能减退,病毒趁机发难。

     曾晓婷特别提醒,办公室白领更应注意预防热感冒。她说,最近天气转热,许多办公室都开启空调,常接到一些白领因不能适应空调而出现头痛、周身酸痛、咽痛、流涕,后来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这些都是热感冒症状。

     曾晓婷建议,要防止这种“空调不适症”,先从自身体质着手,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防止受凉受热。夜间不露宿屋外,不过分吹风扇,不在有过堂风的阴凉处如屋檐下、墙根边睡觉,以免着凉。大汗淋漓时,不宜用凉水冲头。阴雨天注意防雨淋,若衣服被淋湿,回家后要马上换上干衣服。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在25℃~27℃为宜,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饮食方面,要适当增加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如瘦肉、鱼、奶、蛋、动物肝脏、豆制品、新鲜蔬菜及瓜果等。万一患上热感冒,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可选服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急性胃肠炎,不吃生冷食品

     小王经常跟朋友到外面“享受生活”,近日,他吃完消夜后,睡梦中突然感觉腹部剧痛,且伴有恶心呕吐,一天腹泻黄色稀水样便五六次,同时伴有低热。他到市中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曾晓婷说,近期,这类胃肠病十分常见。由于气温升高,湿度较大,蚊虫开始孳生,给一些致病细菌提供了温床。不少人在路边大排档吃消夜,或吃生冷食品,容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并引发胃肠疾病,如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等。

     曾晓婷建议,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碗筷要干净,少吃隔夜饭菜,体虚的人要少吃生冷食物。

     心烦气躁,多喝水是“王道”

     曾晓婷说,立夏之后,气温升高,人体气血更加旺盛,出汗开始增多,血液黏稠度易升高,心跳逐渐加快,心脏的负担逐渐加重,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很常见。同时,流汗导致体内的钙、镁、磷、钾、钠、锌、铁等电解质代谢紊乱,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而可能影响情绪,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烦躁、爱发脾气,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人斤斤计较,不能静下心来,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

     曾晓婷建议,多喝水是“王道”,这类患者要多吃养阴生津之品,如各种瓜果蔬菜,也可用葛根10克、山楂5克泡水饮用。要避免太劳心,天热易心烦,要会静养,睡眠要充足,适当的午睡很重要,可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在户外运动时可适当喝点运动饮料,防止电解质代谢紊乱。心气弱的人,可用麦冬5克、西洋参3—5克泡水喝。

     湿疹皮炎作祟,少让蚊虫叮咬

     夏季气温高、天气潮,易出汗,皮肤潮湿,很容易感染各种病菌。加上入夏后,人们衣物比较单薄,特别是一些“清凉美女”,外露部位较多,很容易被蚊虫叮咬。一些皮肤病如过敏性皮炎、汗斑、湿疹、痱子等开始作祟,既影响生活质量又影响美观。同时,夏日阳光强烈,还可能引起慢性和急性皮炎。

     曾晓婷建议,入夏要常洗澡、勤换衣服,被子、毛巾等需经常漂洗消毒。尽量少到蚊虫多的地方,为防止皮肤瘙痒,可常备止痒药水。户外阳光强烈时,建议使用遮阳伞、遮阳帽或适当涂抹防晒霜,不仅女士需要,男士也要注意。

     “风疹”等多发皮肤病,要以疏风祛湿、清泻血热为主,多吃清淡素食及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等,少吃辛辣食物,如葱、蒜、姜、芥末、胡椒、辣椒等。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57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