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母亲泪求银行:别给我儿办信用卡了

2012-04-28 10:24:38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1111

▲陈辉将欠款写在纸上,注明是父母借的钱。

   【银行催债】

   去年儿子办10张信用卡欠8万,父母帮忙还清后,今年又有银行催债

   【家人绝望】

   儿媳已和儿子离婚,母亲怒言“干脆叫银行把我儿子抓进去吧”

   【质疑银行】

   去年连番催债,今年又给办卡,银行办信用卡不设门槛吗

   昨日,本报热线接到一个伤透心的老母亲的来电留言(详细内容在左边“热线留言”)。看得出,她很疼爱儿子,当得知儿子有数万元卡债时,她竭尽所能借钱,帮儿子还清欠款;可是,面对儿子新欠的卡债,她彻底绝望了,不得不说出“让银行直接把他抓了去吧”这样的话。

   本报找到这位母亲,了解留言背后的辛酸。

   [温馨] 孙子出生,一家人享天伦之乐

   2005年,董女士的儿子陈辉(化名)结婚了,一年后,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高兴坏了。“今年,宝宝都6岁了,9月份就上小学一年级了,我们很开心。”董女士说。

   “原本儿子一家和我们一起住在故宫路的房子里,后来他们决定买房搬出去住,我们也挺支持的。”2009年12月,董女士和老伴将原本在湖滨四里的一套老房子卖了,为儿子付了首付。“儿子和媳妇刚工作没几年,也没那么多积蓄,我和老伴就先帮他们付了首付,房贷就由他们小两口自己来还。”

   2010年,陈辉一家三口搬至金山小区的一套二手房内,董女士与老伴得空就到儿子家中看看,小两口上班时,他们也会帮忙接送孙子上下学。偶尔,陈辉还会带父母亲到附近的商场逛逛,吃点东西。“我们一直都觉得他很孝顺。”

   [抓狂] 银行催债,儿子欠了8万

   可是,去年11月,一通电话晴天霹雳般,打乱了这个原本安稳的家。“有一天儿媳妇给我打电话,说她快受不了了。天天接到银行的电话,说我儿子欠卡债,要求她还钱。”董女士说,由于儿媳妇要上班,她便让儿媳妇将家中电话告诉银行,让银行来和她说这个事。“我一开始以为就是欠一点点,没想到加起来竟然有8万多元!”董女士说,她最先接到一家银行的电话,对方告诉她,陈辉在银行办理的信用卡已欠款6000元,而且已过了还款期限2个多月,希望他们能尽快到银行还款,否则将到律师行起诉陈辉。

   “这一个电话来了之后就不得了了,好几家银行连番来电话告知儿子欠债的事。”接下来的一周内,董女士便接到多家银行无数次的来电轰炸,催促她还款。“我算了一下,一共有10家银行,欠的钱有8万多元。”在董女士的逼问下,陈辉这才向家里承认,自己在银行一共办了10张信用卡,且没有定期还款。

   [无奈] 儿子很爱买漂亮衣服

   “我也不清楚他办这些卡做什么,只知道他很爱买自己的漂亮衣服啊、包包啊之类的。”

   “银行说要告他,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竟然还有人到家里来看房子。”董女士说,有一天,一个自称是律师楼的工作人员来敲家门,进门后在房内四处看,还说“你儿子和儿媳很有钱啊,这房子抵押出去,卡债也能还了”。

   “我怎么可能让他抵押房子啊!那我孙子读书怎么办?”董女士无奈地说,“儿子和儿媳又要还房贷,又要带孩子,根本没钱还卡债。”董女士心疼儿子,她和老伴便向亲朋好友借钱,把卡债给还清了。

   “我亲自带他到银行,把钱给还了,还把卡给注销了。”陈辉的父亲陈先生拿着一叠的银行卡和还款单据说。陈先生说自己还跟银行柜台小姐说,要把儿子列入黑名单,不能再让他办卡了。“银行的人也答应了,还说他的信用额度是不可能再办信用卡了。”而陈辉也在还款当日,向父母保证再也不办卡,并且将所有的欠款一一写在了纸上,注明这些钱是“父母向朋友借的钱”。

   [绝望] 银行催款电话再次响起

   原以为家中能够恢复原有的平静,不料,就在前天,董女士家中的电话再次响起:“您好,您的儿子陈辉在我行还有1万7千元款项未还。”

   怎么可能?董女士难以相信自己耳朵里听到的话,便破口大骂,让银行别再来骚扰他们。“虽然我不相信,但心里还是很不安。”董女士说,正巧,那天陈辉的钱包忘了带出门,她和老伴便打开他的钱包一看,竟然又多了8张卡!“儿子跟我们解释,说只剩下一张信用卡,其他的都是储蓄卡,说是我们看错了。”可是,董女士并不相信,便叫来儿媳妇一张张查看,“儿媳妇就说了,的确是信用卡!”

   “我们已经负债累累,他竟然这般不懂事。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儿媳妇也因为这个跟他协议离婚了。”董女士老泪纵横,“儿媳妇跟我说,这根本就是无底洞,填不满的,所以她才决定离婚。”

   [质疑] 为何去年追债今年发卡

   在伤心难过的同时,董女士也对银行的办卡制度提出了质疑:“为什么银行去年追卡债,今年又发新卡给他,这难道不是‘怂恿’和‘纵容’么?”

   董女士说,银行为何一而再再而三让儿子办卡呢?“难道银行办理信用卡时,不考虑信用额度,也没有任何门槛的么?”

   对于董女士的疑问,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热线留言】

   董女士:“我想找记者反映一个情况,是关于银行贷款的问题。我孩子今年30多岁了,但是比较不听话。去年,我孩子手上有十多张银行信用卡,我们都不知道。直到去年11月份,我们接到好几家银行打来的电话,催我们还钱,否则就要起诉我儿子。那口气和高利贷差不多,我们这才知道,孩子欠了银行很多钱。那么多张信用卡,欠的钱少的一两千,多的有一两万。我们家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好,但是我们知道是我们自己孩子不好,就想办法借钱,把这些钱给还了,还陪着孩子把这些卡全部销掉。可是现在,我孩子手上又有八张卡,我本来是不知道的。但是,就在前天,我又接到银行的电话,说我孩子又欠了一万八千元。”

   “我知道是我孩子不对,可是我同时也产生了疑问,银行难道办理信用卡都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去年那么多没还,要他们来催着还,今年又给他办理那么多张卡?他们难道办理信用卡都没有门槛的吗?”

   “还有,希望你们和银行说一下,叫他们干脆直接把我孩子抓进去吧,让他重新做人。现在因为这个问题,我们整个家差不多快破了,我媳妇都和我儿子离婚了。我想,这种情况应该不单单发生在我们家,其他家庭也会有相同的情况,我希望你们能帮我们调查清楚,不要再有人和我们一样,快家破人亡了。”

   【记者手记】

   别伤了家人的心

   办理信用卡、使用信用卡并没有错,但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用信用卡过度消费透支当然是不可取的。这个问题关键取决于个人,必须要有控制意识,把握好“度”。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陈辉的做法,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说的“度”。他去年接连办了10张信用卡,欠了8万多元。若是他自己能够负担起这巨额的卡债,那我们无话可说。但事实上,他根本做不到,只能由他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来承担。

   在与陈辉父母谈话的过程中,记者感觉到他们的爱子心切,虽然恨铁不成钢,但还是竭尽所能帮儿子还了钱。可当他们得知陈辉不思进取,再次办理了多张信用卡,再次负债累累时,他们的心都碎了,就连妻子也不得不选择离婚这个方式来解决问题。陈辉这么做,不仅伤害自己一人,还伤害到原本温馨的家,和父母已在哭泣的心。

   (本报记者 陈莼)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31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