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成立闽南首个脂肪肝专病门诊
4月11日下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脂肪肝专病门诊正式揭牌,2012全国脂肪肝健康促进项目同时启动。据介绍,这是闽南地区首个脂肪肝专病门诊,将为广大脂肪肝群体提供规范诊治,中山医院李永忠副院长为脂肪肝专病门诊揭牌。
据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立刚博士介绍,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年来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某些职业人群中,如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肥胖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接近50%。
“年轻化”与“长期不被重视”是目前脂肪肝的两大特点。陈立刚说,如今十几岁的脂肪肝患者已屡见不鲜,他接诊过的最小脂肪肝患者才11岁,是一个小胖墩,重达90公斤。
高脂饮食及运动少、肥胖、饮酒等,都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因素。脂肪肝患者平时症状不明显,或仅有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等感觉,因此许多人以为脂肪肝不是真正的疾病,无需治疗。“其实,脂肪肝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会引起其他疾病。如果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控制,不仅会损害肝脏,引起肝硬化,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脂肪肝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都比常人高,最终可导致或加快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陈立刚博士说。
为唤起公众对脂肪肝疾病的关注,促进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中国医师协会主办“2012全国脂肪肝健康促进项目”活动,计划在全国34家医院展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福建省两家唯一入选的医院之一,正式成立脂肪肝疾病诊治中心,秉承“把精湛医术献给海西人民”的宗旨,不仅为患者提供专业和便捷的诊疗服务,还将不定期开展患者科教活动,为脂肪肝患者解疑释惑。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任建林介绍,此前,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已开设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等专病门诊,其中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门诊均为中国医师协会授牌予以开设的专病门诊。自晋升卫生部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之后,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不断加强区域性辐射能力,通过开设各种闽南地区高发性疾病专病门诊,不断提升门诊诊疗技术和服务质量,2011年度门诊量近10余万人次。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芳 高泉艺
【同步新闻】
您的肝脏体检了吗
中山医院引进肝纤维化无创诊断设备FibroScan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化工厂”,负责体内分泌蛋白质合成、能量储存、毒素排出等代谢功能。您若有长期饮酒、病毒携带、接触化学物质、长期服药、熬夜等病史,就给您的肝脏做个体检吧。
日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引进了最先进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设备FibroScan。FibroScan属于体外用诊断设备,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和可控衰减参数CAP,来量化评估和监测肝脏纤维化和脂肪化程度,属于完全无创的实时检测设备。该检查具有以下优点:无痛、无创(对人体无伤害);方便、快捷(几分钟就能完成检查操作并出结果);经济(约为肝脏穿刺花费的1/5);可重复操作;与肝穿刺活检结果符合率高,对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FibroScan可以动态追踪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纤维化和脂肪化的变化,这一优势将使广大患者在肝纤维化早诊断、早治疗、阻断纤维化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受益,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诊断依据。其完全无痛无创的检测,不会造成任何痛苦,又能提供精确的检测结论,让您及时了解肝脏纤维化和脂肪化的状态,从而及时把握住最佳治疗时机及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作为卫生部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近几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在学科建设、科室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科室成立了由陈立刚副主任医师、潘金水副主任医师、周飞博士组成的肝病学组,通过近几年不懈努力,勇攀医学高峰,不但满足了本地肝病患者的就诊需求,还吸引了很多海西其他地区的患者前来就医,辐射效应已初步显现。
【肝病专病门诊时间】
陈立刚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肝病门诊:周五上午
潘金水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