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杨柳风”里暗藏的皮肤“杀手”

2012-03-31 09:45:50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802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加上清明小长假将至,除祭祀祖先外,春游踏青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专家提醒这个季节要当心“清明综合征”。

   此时,是皮肤病如日光性皮炎、花粉过敏等的高发季节。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清明前后,因日光、光感性植物、花粉引发皮肤过敏的患者,比平时会增加5%左右。

   为了让市民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小长假,思明区人口计生局、计生协会本期连线特邀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陈萍为读者答疑解惑。专家建议,外出踏青扫墓尽量穿长袖衣裤,避免接触有毒植物,回家后立即洗澡,预防皮肤过敏。

   【病例A】

   吃了野菜,避免强光照射

   去年清明回龙岩老家扫墓,让李女士领教了一回阳光的“毒辣”。

   那天,李女士一家享受着灿烂的阳光,中午吃了顿农家饭,马兰头、水芹菜、荠菜……新鲜野菜摆了一桌。晚上,李女士觉得不对劲,脸上、手上的皮肤发红、发痒。她以为是太累了,休息一下就好,没想到第二天整个脸都肿起来,还出现水疱。

   经医生诊断,李女士患了植物日光性皮炎。李女士很不理解,自己从不过敏,怎么吃个野菜也过敏了?

   陈萍说,植物日光性皮炎是过多食用或接触光感性的植物,并经日晒后所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每年3月-5月,医院平均每天要接诊4名此类患者。

   预防发病的方法很简单:一是尽量少吃野菜,光感性植物主要有灰灰菜、马兰头、马齿苋、菠菜、苋菜、荠菜、萝卜叶、油菜、芥菜、甜菜、莴苣、荞麦等;二是吃了野菜尽量避免强光照射。

   如果发现皮肤发红有灼热感,可用毛巾冷敷,再用温和润肤霜均匀涂抹。皮肤易脱皮者,可适当按摩,配合毛巾热敷,再涂抹较滋润的护肤品。起红疹、红肿患者,应找到过敏源,及时就诊。

   另外,喜欢用瓜果敷脸的爱美女士也要小心了,用来敷脸的瓜果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的人甚至会因此患上日光性皮炎。对于体质敏感的人,瓜果敷面可能会令皮肤过敏,如鲜芦荟里的芦荟甙和鲜芒果中的芒果甙,善于吸收光线中的中长波紫外线,这些物质吸收了中长波紫外线后,会转换成另一种致敏性很强的物质,引起局部皮肤红肿起疱。

   【病例B】

   亲近花草,做好预防准备

   前几天,陈萍接诊了一名女患者,患者面部发红、全身风团块。细问之下才知道,这名患者周末时趁春暖花开去岛外爬山,见到山上的花花草草忍不住亲近了一番。没想到,半小时后她的脸上、手上皮肤就开始发红、发痒。

   陈萍确诊她是花粉过敏。“春季花开得多,加上天气好,空气中花粉飘散量也较多,皮肤敏感的人容易患花粉过敏。”陈萍说,医院每天都要诊治一两名花粉过敏症患者。而随着天气逐渐热起来,花粉过敏患者还会增加。

   要出门踏青,得先做好预防花粉过敏的准备。陈萍提醒曾发生过敏的市民要特别注意,出门最好戴口罩,少去公园以及柳絮、花坛密集的地方。女性在春季应尽量少用油性化妆品。有过敏史的市民要注意生活规律,避免暴饮暴食等。

   陈萍说,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接触花粉的,可先服用抗过敏药预防。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到医院就医。“不重视花粉过敏的防治,不但会诱发过敏性疾病,还容易削弱免疫系统功能,诱发其他疾病。”

   【病例C】

   户外运动,别让阳光晒过头

   近一个月的阴雨天过去,终于等到春光明媚。小雨很高兴,拉着朋友去阳光下透透气。漫步环岛路,晒了两天,小雨的脸上和脖子上出现了不少红斑和丘疹,一块一块的,红肿的小疙瘩让皮肤变得凹凸不平,原本俊俏的脸蛋也有些吓人。

   陈萍说,这都是阳光惹的祸。“小雨外出没做好防晒措施,导致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是由于日光的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后,引起人体局部皮肤发生的光毒反应,是一种发生于暴露部位的过敏反应性皮肤病。

   她解释说,南方空气湿度大,很多人出汗后,汗液蒸发速度慢,往往会长时间留在皮肤上。此时,汗液中的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经过细菌的作用产生分解,代谢产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很多人因此在大量出汗后出现丘疹和红斑等皮炎症状。

   陈萍建议,避免日光性皮炎,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外出前做好防晒措施。久未接触阳光的市民,不妨每天增加一点户外锻炼时间,逐渐增强皮肤对阳光的耐受性。而有日光性皮炎病史的市民,应该尽量避免接触阳光。

   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邵海燕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1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