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谦谦等您的“熊猫血”来救命
本报讯 (文/图 记者 张明蕾 实习生 曾惠文)得了急性白血病,恰好又是“熊猫血”,急需的血小板怎么也找不到血源。昨天,3岁小女孩谦谦的命运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请好心人帮帮孩子!”谦谦的家人希望通过本报热线968820,寻找到更多血型相符的献血志愿者。
急性白血病偏又碰上“熊猫血”
市第一医院的儿科病房里,紧裹着衣服的谦谦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右手上正挂着点滴。“2月13号,谦谦发烧,我们就带她去中医院拿些退烧药。”守在床边的妈妈杨女士说,噩梦就是在那天降临。
“孩子脸色苍白,就查了个血常规,然后医生建议我们转到第一医院。”杨女士说,第一医院立刻给谦谦做了骨髓穿刺,2月16号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更棘手的是,谦谦属于RH阴性O型血,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而杨女士和丈夫都是普通血型。
既是稀有血型又需要血小板
整整29天,谦谦都没出过病房,连下地走路也成了种“奢侈”。除了女儿身体虚弱,十分罕见的“熊猫血”才最让杨女士焦心。“只要血液指标下降,谦谦就需要输血。别人指标一降立马就能输血,我们每次都需要等上两三天。”杨女士说,开始一直由医生和中心血站联系,只要有RH阴性O型血的人献血,首先就会保证谦谦的需求。
虽然血型稀有,可之前的用血尚能保证。没想到,“11日早上,谦谦的血小板突然跌到了临界值,必须输入血小板。”杨女士说,从前天早上等到昨天早上,都没有找到血源。
昨有志愿者解了燃眉之急
“中午接到网友电话,我就立马请假赶到了中心血站。”昨天下午,同为RH阴性O型血的志愿者刘小姐躺在了采集成分血的机器旁。刘小姐是“厦门RH阴性血之家”QQ群的成员,这是她第一次接到献血的紧急“任务”。
一个半小时后,这袋“救命”的血小板终于采集完成。“这次算是挺过去了。”守在病床前的杨女士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急性白血病不需要做骨髓移植,但要做两年半到三年的化疗。“稀有血型只能冰冻保存,而血小板只能保存5天。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临时征召和联系献血志愿者。”中心血站献血科曾科长介绍道。
倘若您是RH阴性O型血,或您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希望您能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