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把地铁吊半空行驶七城市有意试点

2012-03-12 10:01:09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928

空轨首入中国,速度50公里/小时,经济、低噪音、无污染

    “空轨”介绍

   空中轨道列车自1901年乌波塔尔线建设开始,距今已有110年的历史,后来又先后建设了多特蒙德线、杜塞尔多夫线等,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具有独特的优点,目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在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悬挂式轨道交通列车也已经运营多年,而且成为近年新建轨道交通项目的重要形式之一。发达国家近年已不再建地铁,而由德国政府近年来资助研发的“空轨”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建成后的“空轨”假想图

   为缓解城市拥堵,我国将首次引入空中轨道列车(空轨)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冯幸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采用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困难的建议》。

   目前,浙江温州市有意向,拟建设首条运营线路,具体的规划研究正在加紧进行中。8日上午,记者获悉,城市“空轨”还有可能在天津、上海、济南、合肥、洛阳和石家庄等城市投入建设。

   按照设计规划,建成后的“空轨”就好似地铁列车吊在半空中,它将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悄无声息地在地面交通工具“头上”飞驰,既可缓解地面交通拥堵,也可以疏解地铁客流。而与地铁和轻轨相比,空轨在安全、环保、快捷、经济等方面都有优势。

   轨道位于列车上方

   空中轨道列车属于城市快捷公交,是悬挂式单轨交通运输系统。轨道位于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列车被吊在半空中行驶。

   全天候零污染无噪音

   据介绍,无论是在冰天雪地还是大雾、暴雨天,“空轨”都能正常运行,具有全天候性能。此外,“空轨”采用电力能源驱动,不发生任何气体排放,环保低碳零污染。列车在行驶中几乎不产生噪音,对居民生活干扰小。

   占地面积小

   此外,“空轨”将地下交通移至空中,比轻轨占地面积小、无动迁,并随着城市发展可移动变线。

    每小时可运30000人次

   空中轨道列车每节车厢定员75人,四节车厢可承运15000人次/小时。按照设计的最高限额,它可以完成30000人次/小时的交通任务。

   每公里比地铁省近7亿

   参与“空轨”项目科研研究的北京交通大学岳兆宏教授表示,空中列车的悬挂式单轨交通模式,每公里造价前期为1.5亿,比建设地铁的造价能减少近7亿元。实施国产设备后,每公里成本可以降到5000万元,低于高速公路建设。

   三五个月可建几十公里

   除了价格上的优势,“空轨”系统建设速度比较快,几十公里的线路在3-5个月时间里就可以完成。

   “这主要是因为该项目无需太多土木建设,只需直接实施打桩和吊装。”岳兆宏教授说。相比地铁、轻轨少则3年,多则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建设周期和挖地、架桥等施工影响,可谓“省时省力”。

   可行性仍是疑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认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向下发展是地铁,向上发展‘空轨’也是一个新思路。后者应该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交通联络线,以及大型居住小区、机场、景点等微循环系统,使用‘空轨’可以说是一种新选择”。

   不过,根据了解,德国空轨列车线路的车厢只有2个,但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人多拥挤,必须有6节或者8节车厢的运力。而6节车厢在空中倒挂,出事了怎么办?

   全国政协委员詹国枢认为,这项技术为什么没有在德国以外的地区推广,这个要搞清楚。“既然很先进,为什么在全球不普遍?”他感到有些疑惑。

   原北京交通局副局长段里仁认为,空中列车不能作为轨道交通的主要方式,它代替不了地铁,但可以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链接】

   地铁、轻轨、空轨各项指标对比

   地铁

   ①造价昂贵,5-8亿元/公里,工程浩大

   ②耗时较长(5年)

   ③施工时对环境影响大

   ④受地质结构限制

   ⑤一旦建成,绝无更改可能

   ⑥载客量:3万/小时  

   轻轨

   ①造价高,约3亿元/公里,工程大

   ②工程耗时长(3年)

   ③占地面积大

   ④影响地面原有建筑

   ⑤动迁太复杂

   ⑥施工对环境影响大

   ⑦一旦建成,无更改可能

   ⑧载客量:1万-2万/小时

   空轨

   ①造价低,约1.5亿元/公里,工程简单

   ②工程快,现场只要几个月

   ③占地面积小

   ④不影响地面原有建筑

   ⑤施工时对环境影响小

   ⑥可拆迁、改建,扩线容易

   ⑦载客量:1.5万/小时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81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