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我国超50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

2012-02-21 08:15:59央视《新闻1+1》admin查看次数:622

  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最严重的是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由于地面沉降,有城市甚至被预言会在几十年后消失。其中华北平原区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范围,达到6万4千平方公里,占整个华北地区的46%左右。2012年2月20日央视《新闻1+1》播出《地面沉降,不能承受之重?!》,以下是节目实录:

  节日导视:

  以前那个水面很低的,地面高,现在是水面高了,陆地低了反而。

  三层变成了两层小楼,底下一层已经变成成地下室了。

  它两边都裂了,已经裂空了呢。

  地面沉降,被称作温水煮青蛙的慢性病,它到底有多严重。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副院长 张作辰:

  地面沉降的区域主要有三大片区,一个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个是华北地区,另外就是陕西和山西的汾渭地区。

  全国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地区达到7.9万平方公里,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批复。

  专家还建议,在地质松软地区应限制大型建筑的建造,以减少对地层的压力。

  不断涨高的城市,不断拓展的使用空间,不断增加的用水需求,究竟如何守住我们的地平线,《新闻1+1》今日关注地面沉降,不可承受之重?!

  主持人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要问中国的运动员里谁个最高,毫无疑问,上海的姚明啊。但是去年姚明退役了,不过姚明虽然退役了,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的高度的冠军榜上依然不会让开位置,接替它的是高楼。来,我们看看身后的照片。这是三栋高楼,跟瓶起子那栋高楼隔着一栋高楼的是,正在建设的中国第一高楼它的名字叫上海中心大厦,它的设计高度是632米,了不得了,现在它早已长出了地面以七天一层的速度正在向上建,大家可以想象什么时候它就会封顶了。但是看着非常棒的一栋全中国的第一高楼,可是最近突然跟这样的一个画面联系在一起了,地面上怎么出现了裂缝呢,好多人的腿和脚也证明了大家也是感到非常的担心。不知道这是不是摄影记者还是微博的发布者,大家都在关心,这个中国第一高楼,和地面的沉降到底有没有关系,跟这个裂缝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们一起关注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号外号外,陆家嘴环路,即环球金融中心与在建的上海中心发生地面裂痕,地形已经开始上下错开。2月16日,一位网友一条微博几张图片,引发的是强烈关注。长约七、八米,两侧地面有明显错位,一直延伸到北侧的人行道上和花坛周围。这条位于环球金融中心花侧车库出口附近的裂缝,一时之间它到底因何而生,又是否干扰安全?

  2月16日当晚,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作出了回应,就网友关注的陆家嘴东泰路地面出现裂缝现象,上海中心大厦建设方表示,大厦则开工之日起即进行严密跟踪监测,均处于受控状态,地面裂缝是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沉降现象。目前地下结构工程已完成,引起沉降因素基本消除,正待阴雨天结束都对裂缝进行修复。跟踪监测不会停止。

  正常的沉降现象,处于受控状态,这样的回应暂时打消了人们的顾虑,但却让地面沉降这个老话题再次升温。

  上海市民 杜月明:

  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就是柱子,铁栏杆,铁链条把它连起来的两边,以前拉各水面很低的,地面高,现在是水面高,陆地低了反而。

  记者:

  以前地面比水面高多少?

  杜月明:

  高两米。

  解说:

  不断的地面沉降,地面的高度已经明显低于苏州河河面,根据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1921年到1965年上海市区总共沉降了1.69米,有专家称,如果当时没有开始治理沉降问题,那么上海可能早就在2000年前就下海了。而过度抽取地下水,曾经是造成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所以从1966年开始,上海开始限制地下水开采,和人工回灌地下水,要求地下水用户在冬天将地下回灌与其夏季开采等量的自来水,从而恢复土层弹性,控制地面沉降。

  本台记者 陈常伟:

  您现在看到就是位于上海大学内的一口地下河暗井,这口井现在正在向地下100米到300米的含水层注水,像这样的一口井每小时的流量达到近30吨,而全天的注水量可以达到近500吨。

  解说:

  目前整个上海市共设有121口这样的回灌井,每天源源不断地为上海市的地下回补水源。此外上海市每年都会拨出大量专项资金用于地下水的监测。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陈华文: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上海地面沉降的投入在管网的改造就两百个亿,那么在我们的监测方面,大概一年是将近两千万左右,那么我们还有其他的措施,比如回灌这个措施上,大概一年也是这样,一个亿左右。

  解说:

  巨大的投入所换来的是以毫米计的成果,2007年上海全市地面沉降量,从2005年的8.4毫米,减少至7毫米以下,而在不久前通过的上海市地面沉降十二五防治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是确保全市年平均地面沉降量控制在6毫米以下。来之不易的成果,而未来的挑战也不容小视。在建的上海中心632米,毗邻的金茂大厦420.5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92米,在2009年的一份排名榜上位列世界第四最高城市的上海,还在高速成长,它是否会给受到沉降威胁的城市带来更大的威胁,而最近一个新的词汇也为人所熟知,就是不均匀沉降。

  今年1月,上海地铁4号线海伦路站就因为发现有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实施了封站大修。

  白岩松:

  上海毫无疑问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城市,甚至在世界的最高城市上排名都是前几名,我们看看它长高的过程,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新建的高层建筑是40幢,八十年代新建是650幢,九十年代开始明显提速2000多幢,百米以上的超高建筑就100多幢。1993年以来上海平均每天就“站”起一幢高楼,目前高层建筑已经有七、八千幢了。但是就在我们看着上海越来越高每个人都去仰望上海的时候,可能不知不觉地我们的脚却在向地下陷落,上海这座城市会不会成为海下呢?这还真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感觉,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位专家,是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的蒋明镜教授。

  (电话连线)

  白岩松:

  蒋教授您好。

  同济大学地面建筑与工程系教授 蒋明镜:

  你好。

  白岩松:

  上海中心大厦的旁边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裂缝,到底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要不要开始为它的担心,是不是地面沉降的一种征兆?

  蒋明镜:

  应该说从目前情况看,它应该是一种施工期引起的一个沉降,由于施工沉降产生的一些灾害,是不是长期的,比如说若干年之后,比如说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个情况呢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白岩松:

  但是蒋教授这幢楼就是再次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因为上海的高层建筑已经七八千幢了,而且还会继续增长,但是对于上海这样一个沿海而且在浦东的地区,整个地基也未必那么坚硬,而是相对松软,我们是不是要采取一些防范甚至是强硬的措施,制止上海越来越高了?

  蒋明镜:

  这个要看技术,我们的现代技术,应该说如果说我们高楼这个技术有能力打入到下盘非常僵硬的地方,并且在施工期的时候,能有一些方法比如说目前可以引进日本的气压沉降法,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在施工期对周边产生的沉降的影响,应该说可能。但是如果说我在处理不够,或者没有打入到很坚硬,或者是施工方面不能够保证我的技术这一块,沉降很小,还会有长期沉降的危险,特别是这种作用下上海这么一个天然软土,沉降如何呢,应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还有待我们国家,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呢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大投入找到解决的方法。

  白岩松:

  好,蒋教授,最后就是一个向您征求一个非常简单的一个态度,面对未来就是对于地面沉降,对于上海的威胁来说您是更乐观一些,还是更担心一些?

  蒋明镜:

  我觉得只要我们上海市政府,在软技方面加大投入,不仅仅控制地下水方面加大力度,而且在土体的退新,施工方面加大力度,应该说我觉得还是有能力,中国人很聪明的,我觉得更乐观一点。

  白岩松:

  好,谢谢蒋教授接受我们的连线。其实大家听到这里的时候可能觉得只有类似像上海、广州、天津这样的一个沿海的城市可能在面临着地面沉降这样的威胁,在今天的《新闻联播》当中有一条消息非常短,短到了可能让您忽略不计的这样一种感觉,但是其实在这么短的一条消息里却隐藏了非常让人担心的一个局面。来,我们先看看这条消息。

  (播放短片)

  画面提示:

  2012年2月20日 新闻联播

  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十多部委联合编制的2011年至2020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近日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指出,前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最严重的是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关风峻:

  防控地面沉降主要的措施就是防控地下水位的下降,现在有了全国的规划,加强这些重点区域,重点的交通干线上的一些监测,这预警工作联防联控。

  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重点任务主要涉及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地面沉降区监测、防控。规划指出要加强在重点沉降地区划定地下水开发开发红线、实施地下水治理工程。到2015年要初步建立主要地面沉降区监测网络,2020年完成全国地面沉降调查,并建立全国监测网络,使地面沉降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白岩松:

  我现在正生活在地面沉降的这50座城市当中,您在其中吗,未来您会在其中吗,我们都会在其中吗,为什么要出这样的一个规划,接着往下看。

{enter}

  (播放短片)

  解说:

  由于地面沉降矗立于古都西安的唐代建筑大雁塔,倾斜已达上千毫米,由于地面沉降,人们居住的居民楼出现墙体裂缝,建筑不得不拆除重建。由于地面沉降,人们行走的大路出现裂纹、裂缝甚至天坑,由于地面沉降有城市甚至被预言会在几十年后消失。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 张作辰:

  地面沉降的区域主要有三大片区,一个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浙江、江苏和上海,一个是华北地区,另外就是陕西和西安的汾渭地区。

  河北第四水文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 杜兴明:

  这个医院的原先的一个妇产科病房当时它是一个三层小楼,(由于地面沉降)三层变成了两层小楼,也就说底下一层就已经变成地下室了。

  解说:

  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有一座美丽的喷泉花园,三三两两的人们围坐在旁边休息放松,但是谁又能想到就在两年前这个美丽喷泉还是一幢楼,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沧州地下水的超采,沧州市发生了地面沉降,这个医院也没能幸免。2009年,由于医院的妇产科严重的楼体沉降,最后不得不被拆除重建,事实上在沧州发生的地面沉降并不是个案,数据显示整个华北平原目前出现地面沉降的区域已经达到了6万多平方公里。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调查与科技外事处处长 吴爱民:

  这是一张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分布图,凡是有颜色的范围都是有地面沉降的范围,根据我们近几年来的监测资料,目前华北平原区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这样一个范围,是达到了6万4千平方公里。

  记者:

  是一个什么概念?

  吴爱民:

  这个概念就是它占到了整个华北地区的46%左右。

  解说:

  除了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的严重,地处汾渭盆地的古都西安,如今所处的境地也不容乐观。

  西安市民 史卫敏:

  这个地方以前是个篮球场,以前还可以在这儿打篮球,慢慢慢慢到现在,你看,现在连篮球都打不成了,已经完全破坏了。

  解说:

  在西安市城区的南部,由于裂缝活动剧烈,造成了地面和台阶的严重损毁,根据专家的精确测算,仅在今年一年的时间里,这条裂缝南侧的地面就比北侧又下降了近70毫米。

  陈常伟:

  这里是位于西安市二环路上的一处立交桥,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地裂缝引起的不均匀地面沉降,桥梁已经被分成了两段,而两段之间的高度差已经达到了近30厘米。

  解说:

  而在西安市另外一处地面沉降点,地面沉降对交通设施造成了明显的影响,路面出现了明显的断裂,过往的车辆在路过裂缝时都会出现颠簸,根据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数据,西安地面沉降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自1959年水准测量以来,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地面沉降尽管人们并不熟悉,但却正在真真实实的发生。而不容忽视的另外一个事实是,它的治理难度又很大,一旦出现恢复起来并不容易,究竟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白岩松:

  走路的时候我们经常用深一脚浅一脚来形容往往在走夜路时候的那种状态,不过面对地面沉降这样的地质灾害恐怕深一脚浅一脚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的生活当中。按理说是一种地质灾害,应该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并且早已经警觉了,但是地面沉降却并不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种慢性病,它来的非常缓慢,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可能是很长的时间才几毫米,但是往往到了已经沉降形成了非常大的灾害的时候,我们再想已经来不及了,而造成这样一种局面,要么由开采地下水,要么是开采地下的油气或者是地下的矿藏,包括地上建的楼越来越多形成了越来越大的负荷,综合而形成的,但是地下水的开采在这其中占据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好了,形成原因大致的局面可能我们知道了,它会给我们现实生活带来什么危害,仅仅是深一脚浅一脚吗,接下来我们要连线的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副院长张作辰。

  (电话连线)

  白岩松:

  张院长您好。

  张作辰:

  您好。

  白岩松:

  其实可能很多人在知道了这件事情马上开始关心了,它给我们现实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张作辰:

  地面沉降影响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地面沉降首先会导致我们地面高层的降低,造成高层的损失。其次会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的失效,防汛能力的降低,另外不均匀的沉降会导致地表建筑物的地基下沉,基础开裂,造成建筑物的破坏,还造成地下建筑向水井、油井的倾斜,甚至拉裂破坏,还对我们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大量的线状工程如铁路、输水、输油管线、桥梁、通讯线路等造成破坏。

  白岩松:

  我在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我有两个印象让我非常深,一个是说去年泰国曼谷的大水迟迟不退就跟它的整个地面沉降有关系,还有一个说咱们京沪高铁每年都要在地基底下去垫石头,因为地面在沉降,当时让我心一惊,这都是事实吗?

  张作辰:

  这都是事实。

  白岩松:

  好那一会儿还会有一些问题向您咨询,接下来我们就要关注既然如此危害巨大,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未来的受害者吗?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如果已经知道了它的相关危害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透过下面一个短片我们一起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按照现在的速度,到2050年长三角可能就此桑田变沧海,几年前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郭坤一,经过四年的调查,发出了这样的警告,对于长三角地区而言地面沉降是共同的难题,1999年上海、江苏和浙江联动防沉降工作开始,沉降程度较轻的浙江每年大幅降低地下水开采量,控制沉降。而形势较为严重的江苏,则是在2000年由江苏省人大颁布了《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实施地下水限期禁采,此后,地面沉降速率有所减缓,长三角的巨大投入联动机制,都成为应对地面沉降的成功案例,但其他地区能否效仿也许并不那么现实,在华北则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

  吴爱民:

  9到12月份,也是几乎没有降雨的,这几个月咱们只能靠开采地下水,来维持农作物的生长。

  解说:

  降水分布不均,也不具备储存降水来分配使用的能力,所以不得不依靠对地下水的开发和使用,但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开采量占到整个供水量的75%—80%,这样一个概念就是整个华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全部是靠地下水来支撑的。

  吴爱民:

  目前,一个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就是华北平原地下水(每年开采)可能保持在200亿之内,是比较合适的,就是每年对地下水的开采量应该控制在200亿以内。

  解说:

  而目前,华北平原地区已经超采地下水1000多亿立方米,如果依靠自然循环来补充这些地下水,有专家测算,需要上万年。

  吴爱民:

  那么另一项措施,那就是还是靠节水灌溉,滴灌还有喷溉,这些技术的应用,应该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最根本的一个问题。

  解说:

  缺水但又必须发展,怎么办,专家建议是在合理开采和地面沉降控制之间达到一个有机的平衡,对于已经紧锣密鼓应对地面沉降的华北地区而言,这是的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在汾渭盆地则需要克服按下葫芦又起瓢的问题。

  长安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执行院长 彭建兵:

  先期应该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近些年,我们西安市已经采取了一些严格限采地下水的一些措施,比如城区基本上不开采了,而且到现在已经封了1000多口井。

  解说:

  彭建兵说,14条地裂缝中的8条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西安南部的局部地区,从2005年出现的地下水超采又造成了一些地裂缝的活跃。

  彭建兵:

  南边的地面沉降有加剧之势,而且地裂缝也有加剧之势,这是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解说:

  而在更大的区域,近年来由于西安市供水饮用黑河水,关停了城区及近郊区的自备生产井,限制地下水开采量,使地面沉降趋势有所减缓。但咸阳渭南市区地面沉降近年呈加重趋势。

  白岩松:

  那么地面沉降相当大的一个造成原因就是地下水的开采,大家可能就说了,不要开采地下水了,但是很多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现实是相当残酷,并且具有挑战性的,我们来看一下这样的数字,目前在中国655个城市当中,有400多个是以地面水为饮用水源的,地方城市对地下水的依赖更重,目前北方城市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以及33%的农业灌溉都是主要依靠地下水,那么不开采地下水行吗,可是地面沉降就行吗,当然都不行,怎么办,接下来我们继续连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院长张作辰。

  (白岩松)

  白岩松:

  张院长您好。

  张作辰:

  您好。

  白岩松:

  目前防止地面沉降最重要的该做什么,怎么办?

  张作辰:

  最重要的首先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家地面沉降,分布的区域我们要查清楚,针对这个区域的特点,我们找出发出地面沉降的最主要的原因,比如说是地下水或者是工程活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制定地下水的合理开采的计划,在我们国家的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地面沉降的控制是一个典型的资源与环境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地下水的开采和地面沉降控制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那我们想这个地面沉降的控制才会是有效的,也是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白岩松:

  等于说其实我们今天吹响了这样一个号角正式打开了大幕。

  张作辰:

  是这样的。

  白岩松:

  好,谢谢张院长,接受我们的连线采访。

  其实今天这样一个话题在我们最初接触它之前的时候也多少有些陌生,但是在接触的过程当中,越看后背越有发凉的感觉,越开始紧张,因为这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越来越的人都与它紧密相关,或许我们都该参与其中,并且重视它。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3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