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教会医院曾做同安首例腹腔手术

2011-12-26 09:40:44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1022

相关人士认为应对现存部分建筑予以保护

■基督教会创办的同安医院旧址

   本报讯(记者 黄文水)在同安,教会不仅办学,还开办医院。记者昨日获悉,同安东山社区现存有基督教近百年前兴办的医院旧址,六七栋欧式建筑保存大体完整,有人称之为同安的“鼓浪屿建筑群”,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据文史资料记载,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在我国兴起。1887年,同安东山村的双圳头因独特地理位置,成了鼓浪屿基督教会在闽南乡村的活动据点,创立礼拜堂。

   基督教双圳头堂牧师洪石盘说,教会除了办学校还创办医院。市第三医院的前身——同安医院创办于1920年,是为了纪念美籍女医师慕民。她曾在同安双圳头村行医,临终前将其存款用于捐建医院。

   洪石盘说, 当时该医院的实力在厦门岛外首屈一指,有不少美籍医生和护士,还有从美国运来的医疗设备。抗日战争期间,该院全体医护人员组织救护队。1943年,医院抢救了一名腹部中弹的战士,这名战士肠管10多处穿孔,时任院长高亮甫亲自手术。这是当时同安县第一例腹腔手术。

   1950年,医院由县政府接管。据悉,这家医院在鼎盛时期有10多栋欧式建筑,包括病房楼、医生楼、办公楼、姑娘楼等,目前保存大体完好的有六七栋。

   昨天,记者实地走访了这些历时近百年、保存大体完好的医院旧址。这些建筑为砖木结构,有用于仓储的地下室,还有清一色的百叶窗。“这些建筑不可多得,是中西结合的文化窗口,展示了外来文化在同安的融合与交流。”洪石盘说,包括围墙在内,建筑占地面积约六七千平方米,如果没有得到修缮和保护,再过五年可能会倒塌。

   “这些建筑堪称同安的‘鼓浪屿建筑群’,见证教会办学、办医历史,让东山社区富有异国风情和色彩,不保护很可惜。”同安区中草药协会副会长陈永建说。

   记者了解到,因历史原因,六七栋建筑中仅有两栋产权是明晰的,在产权不明情况下,日常管理和保护都存在较大问题。

   “这些建筑最好能保护起来。”同安区民族宗教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建筑群对同安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不过需要同步考虑城区的整体规划。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7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