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不当 低温也能烫伤人
50℃-52℃,只要持续接触15分钟就可能造成低温烧伤
编者按:冬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加大,市民要注意卫生保健,重点防范流感等常见病。随着天气的变化,市民应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少去人多密闭场所,勤洗手,多通风,不与有感冒症状者密切接触。今日起,本报将推出冬季养生系列报道,帮助市民预防冬季病。
杨女士在家做理疗,却忘了关理疗器,导致三度烧伤,伤口感染化脓需要植皮。医生提醒,冬季低温烧烫伤常见,尤其老人孩子应谨防低温烧烫伤。
在家使用理疗仪要预防低温烧伤。
近日,杨女士给本报热线5589999来电说,家里买了台理疗仪,平时都拿来进行脊椎或者全身的理疗,还可以加温进行热灸,效果一直不错。10月11日晚上,孩子生病到医院吊瓶,回到家已经凌晨1点多。杨女士觉得腿部有点酸痛,便用理疗器对左小腿进行热灸,但因为过于疲惫,杨女士没将理疗仪关闭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是凌晨3点多,理疗仪的电源已经自动切断,但是温度还是很高,热灸部位表面比较烫,当时并没有疼痛或者不舒服的感觉,杨女士也没有放在心上,用芦荟汁对热灸部位进行涂抹后也就没在意。
过了两天,杨女士左小腿热灸的部位起了水泡,但并不影响走路。杨女士用针将水泡挑破,买了烧伤膏自行处理,涂了十来天,伤口没有好转,反而越涂越痛。杨女士急忙到医院治疗,先后看了两家医院,伤口也不见好,还有扩大的趋势,且带有疼痛感,走路越来越困难。最后,杨女士来到厦门174医院烧伤科就诊,才发现是低温烧伤。由于拖的时间久,伤口已经化脓感染。在医师的建议下,杨女士做了皮瓣转移手术,目前已康复出院。
50℃左右的低温也会造成低温烧伤
记者向厦门市174医院烧伤科的雷磊医生了解到,杨女士到医院就诊的时候情况已经是比较严重,属于三度烫伤,伤口都已经化脓感染了。
“50℃—52℃,只要接触15分钟以上,就可能造成低温烧伤。”雷磊说,低温烧伤是指比人体体温略高,大约40℃至50℃左右的温度。在这种低温条件下,人体短时间的接触,通常是不会造成伤害的,但在较长时间的作用下,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低温烧伤的症状,起初看不出什么痕迹,容易被忽视,因此需要认真对待。雷磊说。低温烧伤时,皮肤表面发红,且无疼痛感,1-2天后会出现水泡,一般人都会自己将水泡挑破稍作处理,直到情况变得越来越糟才会到医院。不少低温烧伤的病患到医院治疗时大多病情已经拖了一个月,低温烧伤如果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化脓感染,烧伤面积会越来越大,严重的可能需要植皮甚至截肢。如果伤口小(米粒大小),还可能能自行愈合,如果面积比较大,一般都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气温突降低温烫伤患者多见
最近一周,连续几日降温,因热水袋使用不当而烫伤的病人增多。中医院急诊科上周就连续接诊近十位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和婴幼儿。第一医院上周也连续接诊六七名被低温烫伤的患者,也都是与使用取暖工具不当有关。专家提醒,用热水袋时,可先拿干毛巾包住热水袋再使用。
雷磊告诉记者,低温烧伤的高发季节在冬季,多是因为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理疗仪、足浴的时间过长等造成的低温烧伤。“这种病例每年冬季就能接诊50来例,以老人居多,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不敏感,很容易造成低温烧伤。由于糖尿病会导致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面积会原来越大。”
【医嘱】
雷磊提醒市民,要提高低温烧伤的防范意识。冬天气温较低,市民家里都备有取暖用品,在使用取暖用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控制使用时间,不可长时间使用。市民常用的热水袋建议不直接接触皮肤,最好在热水袋外面裹上毛巾再热敷。在家使用理疗仪器的时候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或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不可大意。喜欢足浴的市民,如果使用按摩足浴盆不可时间过长。糖尿病患者建议少用按摩足浴盆。
雷磊说,如果已经造成了低温烧伤,在发现初始可自行先用自来水冲洗伤口半小时,冷疗处理后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烧伤科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