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气温超35℃ 心脑血管病死亡率骤升

2011-08-03 08:39:25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856

中医专家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平安度夏支招

   近期厦门天气炎热,我市各大医院迎来心脑血管病就诊高峰。医生提醒,气温在35℃以上时,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原本就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除了按时服药,还要注重夏季养生,让自己平安度夏。

   夏天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时节

   不少高血压患者认为,夏季气温高,血管扩张,血压也随之下降,病情会相对稳定。厦门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管昌益博士则表示,其实夏天一向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增加,但厦门夏天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气压偏低,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加上人体为散热血液集于体表,使得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加重缺血缺氧。同时,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粘稠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天气炎热会使人正气虚衰,耗气伤津,造成“气血经络凝塞不通”,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会因颅内出血或心肌梗死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从炎热的屋外进入空调房间时,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从而使心脑血管疾病加重,甚至可引发高血压危象危及性命。

   四招助心脑血管病患者安度炎夏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度炎夏呢?管昌益主任给出四点建议。

   一要防止“情绪中暑”。天气一热,人就容易烦躁,要防止“情绪中暑”,就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让自己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对生活充满信心,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切不可一遇到小事就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特别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天气炎热时,应尽量少讲话,不做紧张的脑力思考,以免劳神伤气。

   二要起居有节,适时运动。夏天是最适合“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炎炎夏日,应避免中午到户外活动,否则不但容易中暑,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到户外锻炼应选择清晨或傍晚,且不宜做剧烈运动。家里开空调,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要超过8℃。尤其应当避免的是,刚从户外回来就对着空调机长时间吹冷风,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使心脑血管病人发生意外。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多在室内休息,且午后最好能小睡半小时到1小时。

   三要饮食清淡,保证水分充足摄入。气温升高,人体出汗明显增多,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人体组织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部分病人表现为头昏脑涨、四肢麻木、胸闷气短,这就是心脑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的表现。多喝水既可以补充水分,又能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的形成。因此,夏天可以多喝茶、饮水,提倡用金银花、菊花泡茶喝,既解渴消暑,又能抗病降压。管昌益提醒,高血压病人在夏季要适当调整药物,服药的剂量一般要有所减少,多选用长效、缓释的降压药,尽量避免使用利尿剂降压。

   四要提高防病意识,切莫忽视疾病先兆。如果老年人在夏季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胸痛、心悸或一过性晕厥等症状,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来自我安慰,应视为疾病先兆,尽快到医院检查。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1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