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专家赴全省防登革热工作
提醒:市民最好避免在“花斑蚊”出没的树荫、草丛等户外逗留
昨日,导报刊发《闽发现9例登革热病例》后,引起了全省各地读者的关注。当天,记者从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针对今年以来我省在福州、泉州、三明连续发现9例登革热输入病例,昨日上午省疾控中心专门派出专家,分赴全省各地检查督导,加强对登革热的防控工作。
专家教你识别登革热
省卫生厅通报我省登革热病例后,如何识别和防范登革热病也成为读者关注的问题,一些网友被蚊子叮咬后莫名紧张。
针对读者和网友的困惑,导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省卫生厅相关专家。据专家介绍,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登革热主要的传染源是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但目前省内还没有发现病毒携带者。
专家指出,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5天,临床上分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三种。
典型登革热:
①先寒战随之发热可达40℃,发热有双峰样的特征表现。
②全身的毒血症状会伴随发热而发生,如头痛、腰痛、骨关节痛。
③有皮疹,在病程3~6天出现,有出血、淋巴结肿大等,个别的还会有黄疸、肝肿大表现。
轻型登革热:其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
重型登革热:有典型登革热表现,并且会出现精神症状和消化道大出血等表现。
预防登革热六大招
那么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防护?专家介绍了几种办法,但现在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被蚊子叮咬。
有关预防蚊咬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二是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
三是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四是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即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五是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并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填平全部地面凹陷的地方以防积水等;
六是当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最要紧的是请教医生。
全省将开展灭蚊运动
记者获悉,根据省卫生厅有关通知要求,从现在起,我省各地要结合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大力开展以灭蚊、清理环境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以灭蚊、清理环境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清洗水缸,翻盆倒罐,清除小积水容器,消灭伊蚊幼虫孳生地。同时,各地要大力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