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化剂污染河流 民众不敢吃淡水鱼
▲台淡水河流域底泥DEHP含量,5年内高出4倍。
台湾成大团队最近出炉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河流底泥,连河中野生鱼体内也发现了DEHP(邻苯二甲酸酯,常被作为塑化剂使用),且浓度是6种塑化剂最高的。
河流鱼体DEHP污染情形
野生吴郭鱼 检出1.4到129.5
豆仔鱼 检出1.7到253.9
石斑鱼 检出1.2到33.1
溪哥 检出1.5到92.7
【调查结果】
河底泥DEHP含量 5年多了4倍
台湾成大团队2009年完成对爱河、老街溪、新虎尾溪、二仁溪及浊水溪5条河流的研究。2010年再完成对淡水河本流、大汉溪、新店溪、秀姑峦溪、基隆河、客雅溪、朴子溪、将军溪等11条河川底泥及鱼体样本采样。
2009年调查显示,底泥中DEHP最大浓度可测到47mg/kg,平均浓度9.6mg/kg;2010年调查,底泥DEHP最高浓度为23.6g/kg,平均浓度3.5mg/kg。淡水河流域底泥DEHP含量与2005年度比较,高出4倍。
秀姑峦溪鱼体含DEHP浓度最高
鱼体方面,2009年报告DEHP平均浓度为0.29mg/kg,最大浓度为1.1mg/kg(湿重);2010年调查,鱼体样本DEHP平均浓度为1mg/kg,最大浓度为7.5mg/kg(干重),6种塑化剂中以DEHP之浓度分布为最高,其中秀姑峦溪鱼体中DEHP平均浓度达2.6mg/kg(干重),为全台河川最高值。
台湾学者黄柏菁等人于2008年在Chemosphere期刊发表的DEHP环境流布调查就显示,台湾一些河流中的野生吴郭鱼被检出DEHP浓度高达1.4到129.5mg/kg,石斑鱼检出1.2mg/kg到33.1mg/kg。河川上游鱼体的污染量较低,中下游污染较严重。
【民众反应】
不敢吃淡水河的野生鱼
关渡桥下钓客表示:“淡水河的野生鱼,我也不敢吃!”在台北桥、忠孝桥、中兴桥及关渡桥下常见淡水河的鱼种,钓友常口耳相传有毒或重金属污染,根本不敢吃。
不信秀姑峦溪水含塑化剂
瑞穗乡瑞美村的阿美族陈小姐说,“从小吃秀姑峦溪鱼长大,怎么可能有塑化剂?”她说,在秀姑峦溪捕鱼的都是阿美族,听到溪鱼有塑化剂,感觉还是会“怕怕的”,但不会因此不吃鱼。
因秀姑峦溪沿线都没有生产、使用塑化剂的工厂,乡民对这样的检验结果难以置信。(据中国台湾网)
【相关新闻】
大陆首次检出台两款食品含塑化剂
9日,国家质检总局官网首次公布,从台湾进口食品中检出了被塑化剂污染的两款产品,它们此前并未被列入台湾公布的问题名单中。
这两种产品分别为竹业屋制果有限公司生产的竹叶堂芒果酥、东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HAMU牌金桔柠檬汁饮料。
质检总局网站显示,这是“自台湾地区进口食品中检出塑化剂污染,但未被列入台湾地区公布名单中的问题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名单”。(据新京报)
卫生部:未发现调味酱塑化剂超标
针对近日报道称“香港检出部分内地食品调味酱里含有塑化剂”一事,昨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根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6月8日的抽验结果,内地生产的方便面、方便粉丝等18种产品没有发现超标问题。
邓海华援引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的信息说,香港在抽验台湾问题产品的同时也对内地生产的方便面、方便粉丝等18种产品进行了抽验,抽验结果显示DEHP等数据均合格,没有发现超标问题。(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