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校园健康 >> 查看内容

考生须警惕“后高考心病”

2011-06-09 11:00:05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07

   每年高考收兵后,解脱的气场扑面而来,极度紧张而亢奋的神经突然松弛,很多考生们开始出现“后高考时期”的空虚症候——昏睡、打游戏、撕课本和复习卷、K歌、酗酒、无目的溜逛……不同程度的各种突发性心理冲突给不少考生和家长们带来了困扰。如何破解“后高考时期”这些不健康心态?我在这里列举了放纵、抑郁、茫然三种症状,并为考生和家长支招。

   放纵型:是指一些考生考完试,自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十年寒窗已经结束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等着大学,享受自由空气和轻松的氛围。因此,考后整个暑假都在尽情玩乐,结果导致了进入大学,难以再找回原有的优良学习习惯和自主能动性,甚至第一学期就有好几门功课挂科。

   支招:建议这类考生的考后放松应当注意松弛有度,闯过了高考这扇门后,还有很复杂的社会挑战,考生可以选择通过调整性的学习,作为进入大学前的过渡。家长也应当督促孩子尽早回归有规律的生活,为即将开始的新历程做准备。

   抑郁型:是指一些考生因高考失利而认为自己前途彻底没有了,丧失了拼搏的意愿,开始变得自闭沮丧,成天闷闷不乐。更有甚者,一些比较偏激的孩子成天吃不好睡不香,对一切都丧失希望,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其实,高考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总是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的。

   支招:建议这类考生多参加集体活动或外出旅游以转移注意力,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家长也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孩子把烦恼和痛苦说出来,理性引导孩子把注意力从高考上转移出来,再鼓励孩子对未来做出选择。切不可在孩子对成绩表示担忧时指责孩子,跟孩子“翻旧账”。

   茫然型:是指一些考生在高考过后突然失去目标,内心空虚。似乎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教育的初衷,一直把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上一所好大学,作为学生们努力拼搏的惟一目标。然而,高考结束后呢?许多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为什么而前进,往哪里前进,从而导致考后碌碌无为,对未来产生了茫然。

   支招:建议家长在这段时间内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适度地与同学结伴出游、阅读、听音乐等,或者帮忙做家务,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情绪。等待发榜的这段日子完全属于自己,可利用这段时间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进入高校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4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