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享受特殊政策 建设品牌学科

2011-05-10 08:53:26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454

首届心脏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右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书记王效民;左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副主任王挹青;左一:心脏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主任王焱;右一:心脏中心副书记、心外科副主任杨谦。)

   【核心提示】

   2011年4月28日,厦门市心脏中心在财务、人事等方面相对独立对外运行。自2009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发布《厦门市心脏中心改革指导意见》后,市卫生局、财政局、人事局、物价局和劳动社会保障局联合办公,在政策上对心脏中心给予支持和扶持,经过近2年的筹备,中心正式相对独立运营,开启了我市医学中心建设的新局面。

   作为厦门市最强的医学学科之一,心脏中心相对独立将享受市委、市政府对强势医学学科的特殊扶持政策,成为厦门发展医学学科品牌的首个试点,是对我市医学中心品牌建设之路的有益探索。相对独立后的心脏中心将为广大患者在临床、护理上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厦门市卫生局局长黄如欣说,厦门市心脏中心经过10年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为厦门医学界重要的医学品牌,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闽西南甚至是省外地区,均彰显出强大的影响力。此次的相对独立运行,在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将来,除了人力、物力加大投入外,在规模上,心脏中心也将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轫于厦大  以国际视野打造学术品牌

   厦门市心脏中心的创建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得到众多爱国华侨和海内外有识之士、心血管病专家的支持。市委、市政府和厦门大学对此高度重视。在1996年和2001年,厦门大学医学院、厦门市心脏中心和厦门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先后成立,国际华人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林延龄、何世华两位教授受聘担任首任医学院院长和心脏中心主任。心脏中心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脉相承,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造福社会”的铭训是其永恒不变的精神内核,也是推动中心发展的文化动力。

   10年来,心脏中心以提高本地区心血管病诊疗水平为己任,不断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推广和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四届大规模的国际性学术盛会和两届海峡两岸心血管高峰论坛,承办华东地区心胸血管外科年会。在频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中心全体医护人员不断汲取养分,拥有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胸襟,同时也得到海内外心血管专家同行的高度赞扬。

   跻身国家队  吸引国内外专家纷纷加入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心脏中心近些年引进了大量优秀人才,中心现有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2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12人,硕士以上学历占了中心医生总数的90%,共有18位医护人员曾在国外接受过正规培训。

   高素质人才队伍创造了累累硕果。2007年心脏中心成为卫生部全国首批审核获准开展器官移植项目的单位,获得长期开展心脏移植的资格;2008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培训基地,从此跻身“国家队”;2009年,厦门心脏中心获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授权,成为其中国教育项目(ACC in China)的教育培训基地。近年来,心脏中心在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近200篇,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获部、省、市级科研立项20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专业领域的地位。

   抢救生命  打造急性心梗急救网络

   去年“九八”期间,万商云集鹭岛共襄盛会。当时,厦门市心脏中心作为心脏急救保障定点单位,负责为会议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去年9月8日上午,与会的巴基斯坦客商Khakhov突发急性心梗通过“胸痛绿色通道”被120送至心脏中心,从进入手术室到心脏堵塞血管开通只用了不到30分钟。Khakhov先生亲身见证了心脏中心胸痛急救通道的快速、高效,对中心的技术、服务由衷赞叹。面对心脏中心副主任、心内科主任王焱教授和全体医护人员,“You are the sun of my life(你们是我生命中的太阳)”这样一句肺腑之言,让所有牺牲了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参加抢救的医务工作者深感欣慰和自豪。

   心脏血管急性堵塞曾使无数冠心病患者命在旦夕,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按照国际规范化标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被送进急诊室到医生手术给患者开通病变血管的抢救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患者。心脏中心心内科团队经过多年严格培训和实战,已将这一时间控制至60分钟内。只要“启动抢救”一声令下,即便是在凌晨,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也会在30分钟内全部到位。

   心脏中心的医疗团队年轻、有朝气,团队精神特别强。现已有20余名医护人员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地接受过培训,能用流利的英语交流。从2003年率先在全省开通“24小时胸痛急救绿色通道”后,中心已挽救了数百名患者的生命,其中有来自10个国家的数十例患者途经厦门时突发心脏病,在接受了中心实施的紧急手术后获得新生。

   为了更广泛更有效的开展急救手术,拯救更多的生命,心脏中心心内科现正着手申请“闽西南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网络建立”课题,希望在闽西南地区建立高效、快速的急性心肌梗死网络急救体系,使更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接受国际标准的规范治疗,在最短时间内开通病变血管,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

   医术精湛
   展现心外科实力

   心外科手术因其高风险、高难度而被医学界称为“外科皇冠上的明珠”,心脏中心知名专家廖崇先教授已为多名心脏衰竭患者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这些患者至今健在,定期来中心门诊随访。他们强有力跳动的心脏见证了心外科手术专家队伍、手术麻醉队伍、体外循环队伍、心脏外科监护医护队伍多年来的辛勤工作和卓越成绩。 

   目前的心外科团队在杨谦副主任带领下不断扩展心外科手术范围,力求为更多患者服务。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病支架手术已非常成熟,微创封堵、小切口、美容切口手术全面发展,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也趋于成熟。病人年龄跨度从40天的婴儿至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87岁老年搭桥术患者。

   优化流程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相对独立后的心脏中心将优化服务流程作为深化改革的切入点,缩短患者就医时间,降低诊疗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心脏中心终身教授、心内科陈炳煌主任医师说,“事实上,心脏中心成立以来,始终按照国际心血管病指南要求,避免过度医疗,相对独立后的中心已着手全面实行临床路径,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规范用药、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效率、降低单病种费用,让现有的病床能收治更多病人。”

   心脏中心不仅重视病情,更注重病人。中心通过建立红包处理规范,承诺“无红包科室”,并优化治疗流程及人性化医护关怀,进一步改善了医患关系,患者出院后,还常常会想起住院期间的温暖。去年夏天在心外科接受主动脉夹层手术而痊愈的大学生小徐,现已成为心外科副主任杨谦的“忘年交”,两人经常相约出去郊游,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一位6年前在中心经开通心脏血管治疗痊愈的老人,现已近百岁。每年过寿,这位老人都会邀请心内科主任王焱教授这位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救命恩人参加。对病人出院后感谢的宴请,王焱总会婉言谢绝,但这位老人的邀请他每年必到,因为他知道,经过生死考验,老人已把他当成了精神支柱,他甘愿成为老人的支柱,扶持着他,一路走下去。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5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