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人物奇闻 >> 查看内容

还想为孩子们多做些事

2011-04-22 16:51:19生命时报admin查看次数:811

独家专访90岁高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

  名家介绍

  张金哲 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6月调任新建北京儿童医院,历任外科主任,副院长及首都医科大学小儿外科教授。80年代以来历任中华小儿外科学会主委、名誉主委,太平洋小儿外科学会荣誉会员,亚洲儿外科学会终身会员(曾任执行理事十年),英国皇家小儿外科学会会员,美国小儿外科杂志及国际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顾问等职。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丹尼斯布朗金奖”;2010年获得世界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和“宋庆龄儿科终身成就奖”。 

  在北京儿童医院一间普通的诊室里,一位已经90岁高龄的老人正在耐心地询问和检查着孩子的病情。听到孩子亲切地喊他“张爷爷”,老人慈爱地笑了。这位看起来和蔼可亲的“张爷爷”,正是我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小儿外科之父、享誉国内外的小儿外科学家——张金哲教授。

  “小作坊”里发明出50多项手术器械

  1920年9月,张金哲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属天津市)。194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当时抗日战争战火正浓,他被迫转到上海医学院学习。直到日本投降,张金哲才有机会回到北京,做了外科医生。

  解放前,国内仅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有规模很小的儿童医院,主要诊治小儿内科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张金哲却立志选择小儿外科作为专业,这与他的一次经历有很大关系。

  1945年,张金哲一个老师的孩子因为得了白喉,憋得喘不了气,找到了张金哲。可在当时,医院无人能作气管切开手术。面对奄奄一息的孩子,张金哲和他的上级大夫都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死在了自己的面前,张金哲内心受到极大触动——小儿外科手术必须有人去研究、去做!这让他坚定了自己投身其中的信念。

  1950年,30岁的张金哲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立了只有5张病床的小儿外科。1955年张金哲调到新建的北京儿童医院任外科主任,15张病床,两间手术室,这在当时已是全国最大的小儿外科中心了。而如今,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已经发展到十几个专业,医生超过100人。

  小儿外科初创时,为患儿做手术的器械都与成人的一样,操作时很不方便。为此,张金哲在家里建了个手工作坊。记者了解到,这个“作坊”里满是钳工、木匠及电工用具。在这里,张金哲利用休息时间,亲自动手制作和发明了50多项手术器械,很多以他名字命名的手术器械和方式至今仍在临床应用。英国皇家医学会小儿外科授予张金哲丹尼斯—布朗奖时指出:他代表了13亿人口大国3000多儿科医生的技术水平;他的张氏环钳、张氏瓣、张氏膜的发明,丰富了国际小儿外科技术。

  3分钟讲明白病情,才是真功夫

  一次,记者看到张金哲脱下身上的白大褂,往上面描自己的名字。原来,从医近70年来,张金哲一直坚持告诉病人自己的名字,所以每件白大褂上都清楚地写着“外科张金哲”5个字。这样,病人一进门,就知道是谁在为他看病,这也是为了“和病人平等,交朋友”。

  张金哲的衣兜里,还始终装着一些小纸条。这些纸条上写着一些疾病的注意事项,是他专门为看病的患儿家长准备的。每次为孩子看完病,如果有家长不太清楚,张金哲就会拿出一张纸条,按照纸条上写的,给家长再讲一次。张金哲说,病人从医生这里得到安慰,心里会感到踏实。

  在儿科,常见的情景是,孩子哭闹,大人嚷嚷,连护士叫号的声音都被淹没在一片嘈杂声之中。有些医院还专门为护士配备了高音喇叭。在这种环境下,医生和患者家长都很容易情绪焦躁,哪还能有好心情看病?对此,张金哲提出了“减低20分贝”的号召。他告诉医生们,当孩子哭闹、家长急躁时,要安慰孩子:“乖,护士阿姨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同时,医护人员不要大声对患者喊叫,大家都放低声音,声音小了,架也就吵不起来,冲突也就化解于无形了。

  张金哲还提出了医患沟通的“3分钟艺术”。他解释说,把病讲清楚只需要3分钟,把病的病因、对生活的影响、如何预防等病人最关心的部分讲了就够了,尽量简洁、扼要、通俗,不要照搬医科书上那些冗繁晦涩的医学术语。医生能用3分钟把病讲明白,才是真功夫。

  医生对病人的爱没有条件

  “好的儿科大夫必然爱孩子。”张金哲说,什么叫爱?孩子长得丑,妈妈不嫌弃;孩子调皮捣蛋,妈妈不嫌弃;孩子弄了妈妈一身屎尿,妈妈还是不嫌弃。为什么有的医生看到患病的孩子不听话,没说几句就烦了呢?因为不爱。爱不是交易,在儿科经常有这种情况:对患儿很好,可患儿不但不领情,还打骂你甚至咬你,对这样的孩子,医生也要爱。

  医生对病人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普世的、悲天悯人的。医生对病人有“爱”,病人又怎么会来为难医生。当个仁爱的医生,要从治疗方面为患者着想,也要从预后、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如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治好患者的病,那才是好样的大夫。

  张金哲称自己是个“生性好动,手脑不闲”的人。他喜欢画画,还特别喜欢京剧,曾担任过多年的业余京剧团团长,现在还经常在医院的联欢会上表演魔术。说到变魔术,是张院士与孩子沟通的最好办法,有时到病房,遇到哭闹不止的孩子,他就会为孩子变个魔术,孩子就立马止哭为笑,乖乖地配合检查。张院士说,变魔术不光是逗孩子,也是在练习手指,外科大夫的手指一定要是灵活的。

  现在已经90岁高龄的张金哲院士,每周仍要出两次门诊,并坚持查房、讲课、带学生。他笑着告诉记者:“我还不老呢!还想多为孩子们做些事情!”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6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