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校园健康 >> 查看内容

“安全教育日”助力青少年自我保护

2011-04-06 10:04:41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2262
   【特别关注】

   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也是市公安局成立全省首个“校园安全法制宣讲团”的日子。来自治安、交警、法制、禁毒等岗位的12名具有专业特长、擅长授课的民警组成了一个“宣讲团”。他们走进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开设法制安全系列教育课,帮助广大师生提升安全理念,掌握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本报特邀请宣讲团中的两位民警,对三种经常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案例进行深入解析,并就家长关心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提供了参考意见。

   “孩子生病了”?
   别信,先打电话求证

   3月21日,碧山派出所民警陆泽局接到了“小孩生病”的诈骗电话。“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也是一名普通家长,接到诈骗电话心里也会紧张”。陆泽局说他的小孩当时在读幼儿园中班,全班同学家长几乎在同一个上午接到“你小孩突然生病了,在医院治疗,赶紧汇款到指定账号急救……”。凭借职业敏感,他马上判断这是一个诈骗幌子。此时学生家长们纷纷致电幼儿园园长、老师,急于向她们求证孩子状况,老师电话几乎被“打爆”,陆泽局也因此被第一时间请到学校,给家长们释疑解惑,消除心理恐慌。

   【案例解析】

   >>碧山派出所民警 陆泽局:

   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每个做父母的接到“孩子被绑架”这类的电话都会紧张,但我们必须要克制自己的紧张情绪。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是利用白天家长上班时间,利用电话录音或编造车祸、生病等谎言来迷惑家长。

   此时家长应保持冷静,理智,懂得利用一切可行办法获取对方信息,并加以综合判断,以免上当。比如:打电话给小孩老师、学校保卫干部及其同学等,也可以采取拖延、巧妙设问,要求与小孩“暗语对话”、“个性沟通”等;另外,还注重与小孩的平时沟通交流,以准确把握小孩思想动态及其与同学、社会交往情况,对自己小孩有“心理预期”。

   遭遇“清钱”  机智报警寻保护

   去年5月26日中午,中学生小宇(化名)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几名年轻人拦截,对方不由分说就对他拳打脚踢,强行搜身后抢走了他身上仅有的几十元钱,因嫌钱少,几个人在原地继续等待下一个“清钱”目标。乘这伙人不注意,小宇忍着身上火辣辣的疼痛,快速跑到一处公用电话亭拨打了110报警,民警接警后立即赶到案发地附近搜索,很快就抓获了其中一名参与“清钱”的犯罪嫌疑人邓某。

   随后,民警到小宇所在的学校里开展调查,可当民警向学生们询问时,大多数学生表示毫不知情。在民警即将离开校园时,一名学生拉住民警并悄悄透露了一些“清钱团伙”的消息。根据线索,民警又陆续抓获了其余几名参与“清钱”的犯罪嫌疑人。

   民警调查发现,对小宇实施“清钱”的犯罪嫌疑人中有未成年人,有些孩子原来还是被“清钱”的对象,他们不但没有报警,反而加入了“清钱”团伙,与犯罪嫌疑人同流合污,由“被别人欺负”变为“欺负别人”。

   【案例解析】

   >>市公安局法制处民警 张盈秋:

   “清钱”行为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可能构成抢劫、抢夺,也可能构成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如果采用“殴打、携凶器威胁等严重暴力手段”清钱,则构成抢劫;如果是“以大欺小、倚强凌弱、强拿硬要”,则构成寻衅滋事。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劫罪的,也应负刑事责任。

   对于学生知情不报的情况,民警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因为哥们义气而不愿说,还有因为一些家长向孩子灌输“不要多管闲事,不要惹祸上身”这样的错误引导。“知情不报”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纵容违法犯罪。本案中小宇被“清钱”后马上报警,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也使警方迅速抓获违法犯罪团伙,避免更多的学生遭到侵害。

   “虚拟王子”  引发女生离家出走

   去年3月16日,一位家长焦急地跑到碧山派出所报案,称其年仅13岁的女儿小莉(化名),留下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了。民警从字条的内容中发现,女孩内心彷徨,对父母过分的溺爱产生了厌烦,她解释离家出走是为了寻求自由,寻找安全感。已经失踪两天的小莉能去哪呢?从她父母的谈话中,民警了解到小莉爱上网,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她会不会是去约见网友了”?民警猜测小莉很有可能通过虚拟世界来寻找安全感,约见所谓的“白马王子”。民警马上发动小莉的朋友和同学,挨家挨户地走访小莉经常和同学聚会的场所,终于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了正在和网友聊天的小莉。

   短短一个月内,碧山派出所相继接到4起初中女生离家出走的报警,民警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开辟线索来源,均在最短时间内将走失女孩找回,并安全地交还家长。让民警感到诧异的是,这4名女中学生出走的理由,几乎都与网络上认识的“虚拟王子”有关,离家出走只不过是普通意义上的“见网友”。

   【案例解析】

   >>市公安局法制处民警 张盈秋

   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的主要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其内容不外乎涵盖家庭、校园、社会三个方面。我也是一位母亲,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家庭环境:家庭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家庭缺少温暖,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于溺爱,可能是造成孩子出走的主要因素。

   校园环境: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绩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与不良少年为伍后,或许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抑或是个人因素所致,成绩一落千丈,甚至无法跟上学习的正常进度。

   社会环境: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学生无所适从,不良社会环境的污染严重。青少年学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但模仿能力强。从对犯罪学生的统计情况看,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网吧、电子游戏室、发廊、舞厅的常客,由于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受黄色、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书刊音像影响较大。

   不少青少年在经营性网吧上网,由于没有父母、老师的监督和正确引导,登录了暴力或情色网站,他们原本是出于好奇和求知欲望走进网络世界的,结果却受到“网络鸦片”的毒害,沉迷于暴力游戏和色情内容之中,引发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犯罪。

   我建议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让孩子主动节制上网时间,多听听老师或家长的意见,对不良的东西避而远之,不去那些引诱人们玩暴力或情色游戏的网吧,以有效抵御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袭,让网络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学习、成长、成才的助推器。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3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