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慢性肾病患者一半死于心血管病

2011-03-10 10:35:21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326

专家同时指出,很多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病根其实是在肾上

  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日。今年肾脏日的主题是“保护肾脏,关注心脏”。3月5日下午,厦门市第二医院肾内科举行了“第二届肾友会”和肾脏病健康教育讲座活动。

  市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王玉新博士介绍,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率增高的最主要因素是心血管疾病(CVD),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还没有进入尿毒症阶段就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衰、心梗、脑血管意外等。随着慢性肾脏病的不断进展,发生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也大大增加。血肌酐出现异常的慢性肾脏病病人中,有58%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上,而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35倍。

  为什么慢性肾病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大大增加?王玉新博士表示,主要原因是慢性肾病常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及人体内环境失衡。而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又可导致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肾脏和心血管可谓是一对生死兄弟,两者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慢性肾病患者还有自身特有的危险因素,如肾病患者对水和钠的清除功能减弱,造成水分蓄积,加重心脏负担和导致血压升高;体内毒素大量蓄积也会直接损害心脏功能,同时加速动脉硬化。由于上述“双重危险因素”,使得这些病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更复杂和艰巨。

  “事实上,从中医角度看,肾属水,是生命之根。很多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病根其实是在肾上。”王玉新博士说,虽然中医、西医的肾概念不完全相同,但他也认同肾虚伤心的观点。据悉,中医理论中肾虚伤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精亏血少,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健忘,以及腰膝酸软、男子遗精等症状。使用六味地黄丸、同仁堂强心丸等“心肾双补”的中药便是源于肾虚伤心观点。

  王博士建议,要保护肾脏须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慢性肾病的筛查。一般做尿常规就能检测出来,这也是医生推荐的方便准确的首选方式。此外,尿蛋白和肾脏的滤过功能等检查也有助于反映个体的血管损害情况,有利于尿毒症的预防及防治CVD的进展。

  2.注意体检时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数值。

  3.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多喝水,不憋尿,多运动。

  4.如果发现自己得了肾病,一定要到医院找专家治疗,不要自己随便吃一些中药,因为有些中药中所含的一些成分也可能会伤害肾脏。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20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