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校园健康 >> 查看内容

厦门三学生获校长推荐上北大

2011-01-25 08:48:41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09

名单昨公示,可直接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

▲考上北京大学,是许多中学生的梦想。

   北大昨晚在招生网上公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生上北大的名单,厦门有三名,他们一旦通过公示和面试,便可在高考中享受北大本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优惠。

   厦门的这三名学生分别为:厦门一中的金子琳,双十中学的潘晨毅,厦门外国语学校的郑煦之,两男一女。

   北大在2010年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今年,全国有161所中学获此资格,其中,福建有六所,三所来自厦门,分别是: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和厦门外国语学校,这三所中学的校长可向北大各推荐一名学生。

   网上的消息说,公示将为期一周,在公示期内,如发现公示对象存在相关问题,公众可通过书面形式向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反映。

   公示期结束后,获得推荐的合格学生将免于参加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笔试而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仍需参加高考,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

   北大昨日也公布了中学校长们为学生写的推荐理由。

   厦门一中金子琳推荐理由:品学兼优,思维敏锐,知识视野开阔,综合素质较强。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在物理奥赛和英语奥赛中都得过奖。(厦门一中校长周君力推荐)

   厦门双十中学潘晨毅推荐理由:学习成绩优异,多次总分年段第一。曾在物理奥赛中获奖。是学校学生会副主席,入党积极分子。曾在乒乓球、400米比赛中获奖。(厦门双十中学校长陈文强推荐)

   厦门外国语学校郑煦之推荐理由:综合素质良好,成绩名列年段前茅,钢琴造诣高;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号召力;热爱运动,网球是他的最爱。(厦门外国语学校校长赵继容推荐)

   【链接】

   不把偏才怪才作为选拔标准
   北大招办回应社会质疑

   从昨日公示的学生信息看,绝大多数学生都属于“根正苗红”的好学生,并无偏才、怪才出现,北大招办也回应了社会对此质疑。

   北大方面说,校方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中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它不是大学教育的预科班,不是为了上大学而开设的培训班。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然如此,偏才、怪才就不是中学教育的目标,而只能是一个不可预知的结果。有则喜,无亦可。

   其次,偏才、怪才的标准很难给予准确界定。到底哪些领域算是偏、算是怪?什么程度算是偏、算是怪?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即使是不同领域的专家,也很难给出明确的标准。

   第三,大学的选拔标准带有“指挥棒”性质。如果大学把偏才、怪才作为选拔录取的标准,那就一定会出现一大批根据这个标准制造出来的所谓偏才、怪才,出现一大批制造偏才、怪才的培训机构,这样的偏才、怪才只能是“偏胎”、“怪胎”,绝不是我们希望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四,历史已经进入到21世纪和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再用一个世纪以前的偏才、怪才标准去培养今天的学生。事实上,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潜力,偏才、怪才即使能够进入大学,也很难完成正常的学习,更谈不上毕业后实现什么创新。

   北大说,只有学校真正破除了“唯分数论”的羁绊,学生们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学习,未来的偏才、怪才可能就在不断培养中脱颖而出,那才是真正的偏才、怪才。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8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