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口罩扮靓 当心病从口入
●记者调查:时尚口罩多“三无”
●专家提醒:最好选择白色、棉质、无味的合格口罩
寒冬时节,为了防寒防尘,许多人戴上了口罩,还有许多孩子和爱美女士戴上了时尚的“卡通口罩”。
专家说,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此时大多数疾病都是由病毒引发的。病毒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和接触感染。截断这两个传播途径,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戴口罩。覆盖口鼻的口罩虽不能完全隔断浮游在空中的微小病毒,但可阻挡飞沫,防止沾染病毒、细菌的手接触鼻子和嘴巴。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或者呼吸道调节能力比较差的老人、小孩,都应该做好保护措施。戴口罩是有效的办法之一。
但是,并不是所有口罩都具有这一功能。专家提醒,“卡通口罩”不利于呼吸系统,“卡通口罩”的装饰扮靓作用远大于保暖防尘性,且有一定的危害,挑选口罩最好选择白色、棉质、无味的合格口罩。
【调查】
时尚口罩,十几元就能买到
实际上,时尚口罩已经流行近两年了。
记者发现,时尚口罩往往在一些饰品商店售卖,十几元就可以买到一个。这种在街头随意可以买到的口罩款式多样、颜色鲜艳,有的是采用花布制成的,有的则是在素色的布上印上红唇、玫瑰花、机器猫等可爱的卡通造型,购买这种口罩以年轻人居多。
有的个性小店还提供彩绘服务,花上几十元钱,就能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口罩。不过,这些口罩的包装上根本找不到任何有关生产厂家的信息。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时尚口罩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口罩厚度、层数达不到要求,有的卡通口罩隔离纱布只有一两层,难以起到过滤作用;一些价格偏低的口罩,还含有化纤成分,透气性比较差;有的时尚口罩过大或过小,不能紧密、舒适地包裹住面部,脏空气照样会被吸进人体;有些彩绘口罩使用的颜料中含有有害成分,容易直接通过口鼻进入人体,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的病人使用了这样的口罩,容易加重病情。
据了解,我国对口罩的厚度、层数和透气性等不仅有严格规定,还有安全指标要求。对于一般的纺织品也有色牢度、甲醛、PH值、禁用致癌染料等指标要求,不标注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的卡通口罩不符合国家规定。由于口鼻直接接触口罩表面,如果一些印制口罩的染料不合格,长期使用可能引发支气管炎等疾病。
【说法】
纱布口罩,应6小时更换一次
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群介绍,按照防护效果,口罩大致分三类,一类是SARS时曾经流行过的专业防护口罩,可以达到防护小于1微米的传染病病毒的效果;第二种是医用口罩,这种口罩一般分为三层,最外面有防水的涂层,中间层有吸附病菌的作用,然后是靠近皮肤的里层,这种口罩的防护作用也是很好的。第三种就是药店里可以买到的纱布口罩,纱布口罩一般分为6层的和12层的,如果是12层的纱布口罩,防护作用和医用口罩相当。
“戴口罩最容易隔离的是体积大于10微米的灰尘,这是一般棉布口罩都可以起到的作用。”刘群强调,对于体积在1-5微米的气溶胶(在空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的颗粒),如果口罩的厚度、层数不够,气溶胶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
刘群说:“颗粒较大的灰尘,通常在进入肺部之前就会沉积下来,而气溶胶则容易在肺部沉积,引发病菌感染”。
按照规定,纱布口罩应当每6个小时更换一次,市民平时使用的棉布口罩不会换得那么勤,但也要每天清洗。
“口罩和我们平时穿的衣服不一样,它直接和呼吸系统接触,跟健康关系更为紧密。”刘群说,口罩阻挡的灰尘、细菌会沉积在口罩上,而人体呼出的水汽制造了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特别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滋长,长时间不清洗的口罩不仅会失去防护作用,本身还会成“毒窝”。刘群建议,应多准备几个可轮换的口罩,每天清洗口罩并在日光下暴晒,即可保持口罩清洁。
【提醒】
正常人不宜戴口罩
有专家认为,正常人防冷不宜戴口罩。鼻黏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寒冷反而使人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链接】
这样戴口罩都不正确
1.鼻孔露在口罩的外边。这失去了口罩起保护呼吸道的“屏障”作用。口罩应能罩住口、鼻和眼眶以下的大部分面积。
2.将口罩挂在耳边或戴在下巴上。头发、下巴、脖子暴露在空气中,沾染的灰尘、细菌极有可能沾到口罩的里层,下次再戴时,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3.长期戴口罩,不摘下来。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鼻腔原有的生理功能。口罩只能在特殊的环境中戴用,例如,在流感流行的冬季,去可能存在大量病菌的公共场所,是应该戴上口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