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孩童意外伤害 心细居家是关键
2010-12-03 17:37:53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386
海峡名医网讯 蓝碧议 徐大妈近期从老家赶到杏林,帮忙看管2岁多的孙子。平常儿子和媳妇都早出晚归上下班,没空照顾。自己又不识字,和人交流讲普通话磕磕碰碰,因此大多在家看管。徐大妈虽觉得像呆在鸟笼一样辛苦,但看到活蹦乱跳的孙子,也就心甘情愿了。昨天,孙子不知怎么就吞食了一个橡皮泥,看到他忽然脸色苍白,失声、如塞了什么东西。徐大妈急得不知所措,带着哭腔向儿子求助。幸好儿子回来及时,送往医院才知道是满屋子丢放的玩具惹的祸。
而海沧的蔬菜种植户陈先生一家人昨晚经历更是胆战心惊。陈先生夫妇在海沧承包几十亩地种植蔬菜,早出晚归,农活多,家里也没有什么打理,农具和农药随便放。刚回爬的15个月儿子贝贝,小陈夫妇和爸妈轮流帮忙看管。近期菜价高了,每天都忙着打理蔬菜出货。前天四点多,一家人从蔬菜园地忙回来,把孩子放在自家屋里,就在自家院子里忙活余下蔬菜的清理和打包。五点多,晃过神的小陈意识到原本爬来爬去的儿子在屋里没有声响。一进屋是呛鼻的农药水味,而儿子贝贝则是口吐白沫,仰翻在地,气息奄奄,旁边是已流露一地的农药水瓶。全家人急忙撂下手中活,送往医院急救。
厦门长庚医院急诊科李文正主任指出,据厦门长庚医院急诊科近一年的临床统计,超过一半的意外伤害事件都不幸降临在小于六岁的孩童身上,而常发生意外得场所是孩子自己家庭。特别是0---4岁的孩童,处于长牙和嗷嗷待哺时期,抓到什么东西就往嘴里塞,家人们如照护不到位,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因此心细居家,小心防护才是预防孩童意外伤害的关键。
因孩童常在自家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因此长辈们学会用心打理家庭环境,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工作,毕竟孩童如有闪失,都是家人们终生的遗憾。厦门长庚医院李文正表示,首先要清楚自家那些东西可能对孩童会造成伤害,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孩童大多懵懂无知,必然不知哪些东西有害。在临床诊疗上,常见孩童会被细小对象如牙签、铜板、钮扣电池、牙线棒等意外伤害;也有时孩童会误食如下的东西:有毒物质包括任何药片;清洁剂如洗衣粉、洗碗精、去污粉、盐酸、漂白水等;汽车腊及地板腊;含有机溶剂之碳氢化合物包括家具亮光漆、油漆、指甲油、去指甲油剂、修正液、樟脑油、精油等;农药包括杀蚊液、杀蟑、杀蚁、杀鼠剂及液状、粉状、或饼状制剂;家中常种之有毒植物如万年青、夹竹桃等。对于这些能伤害孩童的东西,长辈们们可要在家小心收藏,免得被孩童误食。
厦门长庚医院李文正主任指出,家长们不仅要知道哪些东西可能带个孩子伤害,并且也要把东西保管好,做好必要的细节准备,规划出一个安全的居家环境,则是保证孩童居家安全的必备条件。就此,李文正有如下的建议:(1)将距离家庭最近的医院急诊处或毒药物咨询中心电话号码,记录在电话机旁,以防不时之需;并将孩子的体重写在医院号码的旁边,并确认幼儿的兄姊知道其弟妹的体重。(2)将清洁用品、药物、有机溶剂等,收在孩童不易开启的柜子里。(3)尽量不要在孩童面前服用药物,因为幼小儿童容易学习且误以为大人是在吃糖果;所有的药物瓶子尽量使用孩童不易开启的安全瓶盖,服用完记得放回原处,不可随意放置。(4)可能致死的农药、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最好柜子里加锁,或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用不完的汽油、农药、有机溶剂、强酸、强碱,要放回原来的容器内。千万不要装在任何饮料的瓶子中,许多误食中毒,甚至致死,皆是这样所引起的。(5)当你在使用任何一种化学品整理家务或服用药物时,有访客或电话需短暂停止去开门或接听时,一定要记得先把这些东西收好。许多孩童的误食,都是这时候发生的。(6)确定所有燃料燃烧装置例如热水器、瓦斯炉等是由专家正确组合成的且有定期检修;所有烟雾或瓦斯侦测器,都要定期检修;任何家里、庭院、或阳台种的可能有毒植物,要放在孩子拿不到或无法移动的地方。李文正特别指出,家人们平常应在细节上教导孩童识别有毒物质,并铭记在心这些可能带来的伤害,使其有警戒心。
俗言道,不怕一万,只怕一万。如果不幸的伤害事故真的降临,我们如何科学处理呢?李文正建议,应该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离家最近的医院急诊处医师或疾控中心咨询,并要问清楚对方职称及性名,寻求可能的帮助。其次记得不要为了减轻病症而急于催吐作业。因为催吐是有危险的,如强酸强碱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如有机溶剂、汽油会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塞住气管而导致不呼吸。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已自2003年起,禁止美国家庭在家使用吐根糖浆催吐。如喝强酸、强碱,则可先行喝下牛奶稀释,再就医治疗。
如果孩童有任何不适、意识变化、或有任何可能潜在危险,李文正建议应该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急诊室治疗,不要有任何延迟,因为急性中毒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当然,就诊时不要忘了孩子的年龄体重;误食物及其包装盒、药瓶及说明书;可能中毒的时间;提供给急诊医师参考,以免延误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