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医院今进驻鼓浪屿
今后,第一医院将逐步加大对鼓浪屿院区的资金、设备、人员投入,并辅助开展健康咨询、健康宣传讲座,凭借第一医院的品牌效应与技术优势,在鼓浪屿社区建立起一流的
本报讯(记者 林小红 通讯员 那伟 陈晓慧)今天上午,二院鼓浪屿院区正式交接给第一医院。与此同时,原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成建制划归厦门市第一医院。
此次接管,是市卫生局对市属医疗机构进行内部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鼓浪屿作为著名旅游区完善配套设施的战略规划之一。而将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划归第一医院,也开了我市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畅通双向转诊的先河。
1 新院区科室齐全
鼓浪屿1.4万居民的医疗、保健,原由第二医院及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但随着第二医院医疗重心向岛外迁移,鼓浪屿的医疗力量明显削弱,岛上居民特别是急危重症病人看病难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作为著名国际风景旅游区,鼓浪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及疗养人员。
为进一步改善鼓浪屿的就医环境,特别是急诊和转诊问题,市政府、市卫生局经过慎重考虑及多方协商,把与鼓浪屿仅一海之隔的老牌强院——第一医院列为此番调整的主角。
第一医院进驻鼓浪屿,将接管并充实原第二医院鼓浪屿院区的医疗力量。不仅要对现有的场所进行整合,还要引入设备、完善设施,从各个科室抽调具有丰富医疗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精干队伍固定驻扎鼓浪屿,同时整合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鼓浪屿建立起内、外、妇、儿等科室齐全的小型综合性医院,让岛上居民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此外,还要积极完善医疗规范,建立完善的医疗监督机制,并启动各种应急预案,设立成熟的网络化会诊系统及转诊系统。
2 鼓浪屿院区定位为慢性病康复中心
鼓浪屿院区目前的规划是作为慢性病病人及处于康复期病人的病区,而急危重症病人则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再倚重第一医院强有力的机动能力,快速转运到位于镇海路的总院进行后续治疗。为此,第一医院还为这部分转运病人打造了快捷的“绿色通道”,通过与海、陆、空各部门及120急救系统的协作,形成立体化的双向转诊通道。而当病人进入康复阶段,还可视病情,再将患者送回鼓浪屿院区疗养,这样既降低了患者住院的费用,又可有效地为第一医院居高不下的住院率进行分流。
3 与社区卫生机构彻底融合
原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成建制划归厦门市第一医院统一管理。今后,第一医院和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人力、财力、物力、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将完全融合,这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是首次。此次结合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的松散式协作,而是一种体制上的彻底融合。
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鞠丽告诉记者,该中心是全省的示范社区服务中心,曾荣获国家、省、市等多项荣誉。目前正处于稳步、健康发展状态,中心已建立了鼓浪屿全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实行系统监测管理。中心并入第一医院后,门诊楼拆迁,病房楼保留。今后,将凭借第一医院这一坚强后盾,配合其他医护人员,做好急诊、急救等工作。
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可达成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隶属关系不同,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是一种松散型协作关系,技术合作和转诊工作也难以有效控制。加上居民对社区卫生中心力量不放心,因此喜欢直接去大医院看病。
而此次,随着隶属关系的一体化,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自的职能都将得到充分发挥,做到分工与合作有序结合。第一医院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作为全科医生的诊疗基地。而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划归管理后,必将成为第一医院拓展病源、成为群众的“家庭医生”的纽带。这样,以第一医院优势的医疗力量为后盾,社区卫生服务的诊疗水平将得以提高;“双向转诊”也将落到实处,从而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 派精干力量进驻鼓浪屿
第一医院院长杨叔禹说,承担起鼓浪屿的医疗保障任务,是第一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说,第一医院去年全年门诊量达150万人次,居全省之首。随着炎热天气的到来和中医院东迁,最近门诊量持续上升,预计今年的门诊量将超过去年。目前,全院各科室的医疗资源也很紧张,医护人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非常辛苦。但是,第一医院还是会派精干力量进驻鼓浪屿,为岛上居民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