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医保,31名住院者30个假
套取个人账户基金2034.6元,医疗保险统筹基金26732.83元,洪塘卫生院被查处
卫生院通过医保结算的住院人数为31人,实际住院治疗的居然只有1人。其余30人有的只在门诊治疗并未住院,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到医院看过病。直到市相关部门检查人员到现场检查时,卫生院有关工作人员还在伪造医嘱单和检查单。
记者从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了解到,因伪造病历虚报住院记录,骗取医保统筹基金及套取个人账户基金,同安区洪塘卫生院日前已受到罚款1.5万元的行政处罚,还将在全市被点名通报。
未进医院 26人莫名“住院”
今年7月26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时,发现同安区洪塘卫生院工作人员正在伪造医嘱单、检查报告单。检查人员向厦门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医疗管理科了解到,该院存在将不符合住院标准的参保人员收治住院治疗、挂名住院、假造病历的行为,即进行了立案调查。
调查显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洪塘卫生院共有31人有住院收费记录,但有住院病历的却只有23份,且这些病历均无门诊号、住院号;而缺失的8份病历也都找不到任何真实的就诊记录。
随着调查的深入,检查人员发现,该卫生院记录的31名住院人员中,除陈某1人确有实际就诊治疗外,其余30名均属伪造。其中许某、叶某、朱某等4人本身不符合住院标准,虽有门诊治疗,但实际未住院却仍被作为住院记录在案;苏某等26人根本未到该院就诊、住院,记录纯属杜撰。
经核实,该院用30人的保险卡共套取个人账户基金2034.6元,医疗保险统筹基金26732.83元。其作假比例之高是近年来罕见的。
“11岁男学生”实际已21岁
对于缺失的8份病历,卫生院医疗组组长陈某承认,这些病人都没有住过院,是卫生院拿了他们的卡刷出了费用。
检查中还发现,23份病历中,注明的科室均为儿科、内科和外科,主治医生为苏某,住院医生则是陈某。据了解,苏某是妇产科医生,为何能跨科诊治?陈某解释说,因为苏是主治医生,“按卫生局要求必须主治医生才能看”,所以卫生院找人冒签了苏某的名字。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23份病历中,填写的内容大多完全不合理。比如记录为“11岁男学生苏某”的体检单,保险号显示的实际年龄却为21岁。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是电脑系统模板粘贴时出了问题。”陈某表示,卫生院使用的系统模板是他从曾经任职的医院带来的,因为有些病历是虚构的,病人根本没有来看过病,“人没见过,只是拿卡来刷,所以乱贴了”。
在检查人员现场检查时,卫生院的工作人员还正在伪造着医嘱单和检验报告单,经查共32份。
【相关链接】
基层医疗机构将实行绩效工资
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处长王南榕告诉记者,洪塘卫生院的行为违反了《厦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
“违法行为程度较为严重。”王南榕表示,除了追回骗取的资金外,相关部门还对该卫生院作出了罚款人民币1.5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将在全市进行通报。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我市即将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绩效工资,所需支出将由财政全额保证。同时,相关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严查基层医疗机构为自身利益采取的骗医行为。
>提醒:市民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或药店存在骗取医保统筹基金或套取个人账户行为,也可拨打电话5110656(上班时间)或5074556(24小时)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