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留守”的孩子又流泪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在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爸爸妈妈本应陪着他们一起度过。不过,有一群孩子,由于只身在厦门读书,爸妈在外地工作,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他们的身边很少有父母的身影。
这群孩子,他们有一个相同的称呼——“留守儿童”。早几年,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备受关注。不过,今天,我们关注的是城市里的留守儿童。
深夜时独自窝在床上哭
陈明(化名)现在已经是初二学生。6岁那年,父母在海沧生活区买了房,把他送到厦门读书。从此,他开始了与父母分开八年的求学生涯。
“父母不在身边,小学一年级时没啥感觉。可到了二年级,感觉很奇怪,到了三四年级,整个人变得叛逆,成绩也一落千丈。”陈明说,二年级时,他突然觉得:“为什么我的父母没跟我在一起,而其他孩子都有父母陪着?”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他都寄在托管机构,碰到晚上只有他一个学生时,他就很害怕。因为怕黑,在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他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
由于在厦买房,陈明父母的负担很大。最初几年,父母好几个月才来厦门一趟。这几年家庭经济好多了,父母来的次数也多了,不过,陈明明显感到,虽然父母尽量和他亲近,但他总觉很别扭,本能地排斥,因为他已习惯一个人生活。
一个数字,陈明记得很清楚。从小到大,学校开了20次家长会,父母只来过3次。
对于小学的那次成绩下降,陈明把原因归结为父母不在身边。“我当时想,如果父母在身边,我就可以不用管洗衣做饭这些琐事,学习肯定会更好。”
一两年才和父母聚一次
郑斌(化名)今年上初一,前几天,父母从国外来厦看他,还带他在省内玩了一趟。郑斌玩得特别开心,虽然父母忘了送他儿童节礼物。
不过,这种与父母在一起的机会非常难得。郑斌是福建龙岩人,在厦门读书,寄读在舅舅家,父母则在国外做生意,一两年才能和父母见一面。平时,父母与郑斌联系很少,而唯一的联系也只是一周一次的网络视频聊天。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郑斌就开始在厦门读书。“遇到困难时,会想爸爸妈妈,其他时候不想。”郑斌说,平时有什么心事,他会和同学说,但几乎不和父母说。每年的生日,爸爸妈妈也会打电话问候,但很少寄礼物。郑斌的玩具很少,他给记者的答复是:“他不喜欢玩具。”
郑斌说,每次开家长会,爸爸妈妈从来没在场,每次都是舅舅来开,他多少觉得有些失落。采访中,郑斌极力表现出父母在不在身边都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当身旁的同学说“他父母一两年才来见他一次”时,郑斌低下了头,很久都没说一句话。
专家解读
礼物不重要沟通最重要
在陈明看来,像他这样的留守儿童,父母要对这些孩子多一些包容,多理解一下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我约束力比较弱,难免会犯错,父母要多包容。此外,小学三四年级,正是一个孩子从小孩到“青春期”的一个过渡期,很容易学坏,父母要多关心多照顾。
北师大海沧附校团委书记宋昊芳告诉记者,近年来,留守学生比例逐年升高。这些孩子的性格各式各样,有些很乐观开朗,但有些很沉默,这些孩子性格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父母跟他们的沟通情况有关。
宋昊芳说,一些孩子与父母沟通得很好,“留守”这段经历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锻炼了生活自理能力。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与父母沟通少,他们会变得话少,对很多事情无所谓,人也变得内向。
在宋昊芳看来,初一初二正处于青春期,父母就算没和孩子在一起,平时也要多注意沟通。
此外,宋昊芳认为,随着这个群体人数的逐年提升,作为学校,应在开学初做一下摸底调查,了解哪一些学生是留守学生,从学校的层面,尽力让家长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体会到学校的关心。
数据
据记者调查,目前在厦门,城市留守儿童群体庞大。单以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为例,初一、初二年级520名学生中,就有83人是“留守儿童”,比例高达16%。
北师大海沧附校还专门针对该校初一、初二年级的留守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3份,回收83份。调查问卷显示,在“你和谁生活在一起?”这一问题上,高达42.2%的学生是在托管班,30.1%与祖(外)父母住一起,16.9%与亲戚,还有10.8%的学生自己住。而在被问及与所住的人发生矛盾时,50.6%的学生选择“闷不吭声”,只有13.3%的学生会向父母诉苦。
问卷显示,平时遇到困难,45.8%的学生会求助同学,30.1%的自己解决,16.9%的会求助老师,7.2%求助亲戚。
一个数据值得关注。在“你父母外出,你想不想和他们住一起?”这一问题上,初一初二学生的回答差别很大。初一学生,53.7%的会想;而初二学生,高达54.8%选择“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