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血”真的那么保险吗?
我市临床用血仍有不合理现象,血站采取多种举措降低输血风险
不久前,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呼吁公众能不输血时就不要输血,因为在血液中部分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在窗口期无法被检测出来,而且血液还存在很多人类未知的研究领域,一些病毒在现阶段尚无检测手段,所以输血风险不可避免。
这一观点一时引起热议,许多人表示今后输血时一定要慎重考虑,也有少数人质疑献血时检测是否规范。厦门的血液安全状况如何?要通过哪些方式来降低输血风险?
血站向临床提供少白细胞的血液
【现状】
临床还可见
不必要的输血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就是只给真正需要输血的病人输血,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既可减少病人经血液感染疾病的风险,也可节约血液资源。
据血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临床不合理用血现象仍然存在,少数临床医生将输血作为补充营养、增强病人体质的一种手段;还有一种较多见的不合理输血情况是给病人输“保险血”。所谓“保险血”就是指医生知道病人不一定需要输血,但担心病人病情变化,为保险起见,还是决定给病人输血。这种“保险血”看起来是为病人着想,但实际上会增加病人身体负担(因血容量增加而导致其循环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经输血感染传染病的机会。
推广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
“输血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及传播病毒性疾病,必须提倡合理输血和成分输血,即只给患者输其需要的血液成分,避免滥用血而使患者冒不必要的风险。”市中心血站副站长陈长荣说,还要在临床上积极推广自体输血,倡导一些择期手术且符合自体输血指征的病人,在术前采集并储存自身一定量的血液以供手术中使用,减少异体输血的风险。
招募低危险的无偿献血志愿者
陈长荣说,降低输血风险,最关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招募低危险的无偿献血志愿者。
因为无偿献血者出于完全利他的目的,理解并配合献血的筛查工作,生活方式健康,相关病毒感染几率低,是最安全的献血者。而这其中又以定期献血者(至少献过三次血并且每年至少献血一次的献血者)献血合格率最高,这部分人群经常献血,血液定期得到筛检,并在身体健康时献血。
陈长荣说,献血者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献血非常重要,有一种血液病原体污染来源常常被忽视,那就是自我感觉“健康”的隐性带菌者。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急性胃肠炎等的感染早期和恢复期,更常见的是发生于人体皮肤或黏膜发生破损后,比如皮肤擦伤或被动物抓伤、拔牙,或在一些高危行为后,都有可能使血液造成污染,给患者输血造成风险。
陈长荣提醒献血者,应积极配合采血医生询问,认真填写献血征询表,最大限度排除隐性带菌的可能。
对血液进行去除白细胞操作
据了解,从2006年起,我市血站开始使用美国PALL滤器血袋对所有血液进行去除白细胞操作,在临床全面推广少白细胞血液,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病人因输入白细胞而引起的副作用。
陈长荣介绍,白细胞能够吞食细菌和病毒,可一旦输注到病人体内,会把在献血者体内吞食的病菌带给病患者,而且白细胞表面有非常复杂的抗原,输注后会引起很多输血不良反应。
尽量减少血液细菌污染
在控制血液细菌污染方面,血站除了加强消毒和冷链控制外,还借鉴国际采血袋的通常做法,在血袋中增加废弃初流血的容器,率先在全国血站采取废弃初流血的做法,在操作中尽可能地减少血液细菌污染。
血站还率先在全国开展血液抗HTLV的常规检测,目前已检测出30例阳性标本,有效阻止经血传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从2008年起,血站在保持原有血液检测项目的前提下,增加开展乙肝隐匿性感染及核酸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