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刘祖国教授
【奇人介绍】刘祖国
眼科学教授,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厦门眼科中心院长,厦门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福建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眼表疾病委员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美国Baylor医学院客座教授。
术前,小旭还在摸自己的“眼睛”
2007年6月14日厦门眼科医院接待了一个没有眼睛的孩子。他生下来就没有眼睛,出生到现在没流过眼泪。他叫小旭,一周岁多,妈妈说,希望孩子能够早日见到光明。孩子的妈妈是江西人,在厦门同安打工,爸爸是漳州人。他们说,孩子的泪是往肚里流的,所以,无论负债多少,他们都要搏一搏。小许夫妻请求刘院长:“无论结局如何,我们希望您能帮我们打开孩子的眼睛,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这种病例在医学上叫做“隐眼”,在国际上都特别罕见,到目前为止,全球只发现了100多例,且几乎没有通过手术恢复视力的例子。但为了一圆小旭父母的心愿,也为了帮小旭寻找哪怕一丝的光明,刘祖国教授决定放手一搏。手术前,小旭必须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但是小旭很好动,没法安安静静地躺上半个小时做检查。最后,医生给他用了一点镇静剂,还特意晚上加班,等小旭睡着了再抱他去做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旭体内脏器都正常,眼部结构适合手术。但是,“开眼”后他是否真能有视力,所有人都不敢下结论。5月29日,在厦门眼科中心,刘祖国教授为其做了初步手术,为小旭找到了一颗“眼珠”,浑浑浊浊,是否具备一定的视觉功能,还要继续观察两周才知道。刘祖国教授表示,现在只是治疗的第一步,结果比预期的好,但是这颗在外形上看起来发育不善的眼珠是否具备一定的视觉功能,还要继续观察两周才知道,到时再根据观察结果,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刘祖国教授在眼科学上特别是眼角膜病的诊治上大有建树,为不少角膜病患者带来了光明。在科研领域,他三度以第一或第二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名字还不时出现在全球最权威的专业眼科杂志上。36岁那年,即在美国被选为国际眼表疾病委员会委员,成为当中最年轻的一位。